第一部分 IS-IS協議:設計規(guī)范與特性
第1章 IP路由選擇概述 5
1.1 IP路由選擇與轉發(fā) 5
1.2 IP尋址 8
1.2.1 有類尋址和無類尋址 9
1.2.2 私有地址空間 10
1.2.3 子網劃分與變長子網掩碼 10
1.2.4 無類域間路由 11
1.3 IP路由選擇協議的分類 12
1.3.1 有類路由選擇協議與無類路由選擇協議 13
1.3.2 域內路由選擇協議與域間路由選擇協議 13
1.3.3 距離矢量路由選擇協議與鏈路狀態(tài)路
由選擇協議 14
1.4 單播路由選擇與組播路由選擇 16
1.4.1 單播路由選擇 16
1.4.2 IP單播轉發(fā)示例 17
1.4.3 最長匹配路由選擇 18
1.5 Cisco分組交換機制 19
1.5.1 進程交換 19
1.5.2 快速交換 19
1.5.3 Cisco快速轉發(fā) 20
1.6 關于IPv6的討論 21
1.7 本章小結 22
1.8 復習題 23
1.9 參考資料 23
第2章 IS-IS路由選擇協議入門 27
2.1 ISO無連接網絡服務 27
2.1.1 CLNP 29
2.1.2 ES-IS 29
2.1.3 IS-IS路由選擇協議 30
2.1.4 集成IS-IS 30
2.2 本章小結 30
2.3 復習題 31
2.4 參考資料 31
第3章 集成IS-IS路由選擇協議概念 33
3.1 IS-IS路由選擇域 34
3.2 IS-IS區(qū)域和路由選擇層次 34
3.3 IS-IS數據包 36
3.4 IS-IS協議功能 39
3.4.1 子網依賴功能 39
3.4.2 ES-IS鄰接 40
3.4.3 IS-IS鄰接 41
3.4.4 形成LAN鄰接 46
3.4.5 偽節(jié)點 46
3.4.6 IS-IS路由選擇引擎 48
3.4.7 路由選擇信息庫 48
3.5 集成IS-IS協議尋址概念 49
3.6 安全 50
3.7 本章小結 50
3.8 復習題 51
3.9 參考資料 51
第4章 集成IS-IS尋址 53
4.1 OSI網絡地址 54
4.2 NSAP格式 55
4.3 獲取全局惟一的NSAP地址 58
4.4 定義SysID 60
4.5 為單個IS-IS進程配置多個NET 62
4.5.1 區(qū)域合并 63
4.5.2 區(qū)域分離 64
4.5.3 NSAP地址重編址 64
4.6 NSAP選擇符值 65
4.7 NSAP地址到主機名的映射 66
4.7.1 靜態(tài)主機名映射 67
4.7.2 動態(tài)主機名映射 67
4.8 本章小結 68
4.9 復習題 68
4.10 參考資料 69
第5章 IS-IS鏈路狀態(tài)數據庫 71
5.1 IS-IS鏈路狀態(tài)數據包 74
5.2 LSP的各類TLV字段 82
5.2.1 層1路由LSP的TLV字段 82
5.2.2 層2路由LSP的TLV字段 85
5.2.3 IS-IS度量信息 87
5.3 IS-IS度量擴展 89
5.3.1 擴展的中間系統可達性TLV(類型22) 89
5.3.2 擴展的IP可達性TLV(類型135) 90
5.4 序列號數據包 91
5.4.1 完全序列號數據包 92
5.4.2 部分序列號數據包 93
5.5 路由選擇信息擴散與鏈路狀態(tài)數據庫同步 94
5.5.1 SRM標志與SSN標志 95
5.5.2 路由選擇信息擴散 96
5.5.3 NBMA網絡中的路由選擇信息擴散 99
5.6 協議定時器以及其他IS-IS數據庫參數 102
5.6.1 最大生存時間 102
5.6.2 LSP代間間隔 102
5.7 IS-IS鏈路狀態(tài)數據庫的其他方面 103
5.7.1 IS-IS鏈路狀態(tài)數據庫與網絡穩(wěn)定性 103
5.7.2 LSP序列號 105
5.7.3 System ID的復制 105
5.8 本章小結 106
5.9 復習題 106
5.10 參考資料 107
第6章 最短路徑優(yōu)先算法 109
6.1 SPF算法概述 110
6.1.1 圖論基礎 110
6.1.2 SPF算法運算 111
6.1.3 運行SPF算法的開銷 112
6.1.4 內存需求 112
6.1.5 SPF計算示例 113
6.2 用SPF算法計算IS-IS路由 114
6.3 在Cisco路由器上實現IS-IS SPF 115
6.4 本章小結 117
6.5 復習題 118
6.6 參考資料 118
第二部分 基于IP網際協議的集成IS-IS網絡設計
第7章 一般網絡設計問題 123
7.1 IP網絡設計原則 124
7.1.1 核心層 124
7.1.2 匯聚層 124
7.1.3 訪問層 124
7.2 使用IS-IS作為內部網關協議 132
7.2.1 需要考慮的協議限制 132
7.2.2 IS-IS與BGP的交互 138
7.2.3 使用超載位與BGP交互 139
7.3 IS-IS擴展問題——網絡穩(wěn)定性與收斂性 141
7.3.1 可擴展性 141
7.3.2 穩(wěn)定性 142
7.4 系統資源 142
7.4.1 不斷改進的收斂性能 143
7.4.2 指數退避 146
7.4.3 指數退避參數 147
7.4.4 指數退避實例 148
7.4.5 鄰接關系建立的快速收斂 149
7.5 集成IS-IS與OSPF的比較 150
7.6 簡單歷史回顧 150
7.7 術語 152
7.7.1 共同之處 153
7.7.2 重要區(qū)別 153
7.8 IS-IS與OSPF——深入探討 154
7.8.1 封裝 155
7.8.2 報文類型與編碼問題 156
7.8.3 鄰接路由器的發(fā)現與鄰接關系的維持 158
7.8.4 路由選擇信息分發(fā) 160
7.8.5 路由特征與度量信息 161
7.8.6 健壯性與可靠性 162
7.8.7 網絡體系結構 163
7.8.8 穩(wěn)定性. 收斂性與可擴展性 165
7.8.9 IS-IS區(qū)域與OSPF區(qū)域能為多大 167
7.8.10 安全性 167
7.8.11 操作:配置. 維護與故障排除 168
7.8.12 結論:哪個協議更好 168
7.9 本章小結 169
第8章 網絡設計方案 171
8.1 案例研究:區(qū)域移植 171
8.2 案例研究:從窄度量移植到寬度量 172
8.2.1 方法1 173
8.2.2 方法2 173
8.3 在ISP網絡中運行IS-IS 174
8.3.1 點對點連接:PoS 174
8.3.2 多點連接:幀中繼. ATM與IS-IS全通網絡解決方案 175
8.3.3 從其他內部網關協議移植到集成IS-IS 180
8.3.4 從一個無類別IGP移植到集成IS-IS 180
8.3.5 集成IS-IS協議與其他內部網關協議的共存 193
8.4 在雙重環(huán)境中運行IS-IS 194
8.4.1 案例研究1:混合ISO與IP 195
8.4.2 案例研究2:混合ISO與IP 196
8.5 本章小結 196
8.6 復習題 197
第三部分 集成IS-IS的配置與故障排除
第9章 在Cisco路由器上配置IS-IS IP 路由選擇 201
9.1 點對點串行鏈路配置 203
9.2 在廣播多點廣播鏈路上配置IS-IS 207
9.3 在NBMA網絡中配置IS-IS 208
9.3.1 ATM配置 209
9.3.2 幀中繼配置 210
9.3.3 ISDN配置 211
9.4 配置IS-IS操作 211
9.4.1 在IS-IS中通告IP默認路由 211
9.4.2 路由引入 213
9.4.3 IP路由匯總 217
9.4.4 輔助地址. 無編號接口以及隧道配置 219
9.4.5 驗證 222
9.4.6 域范圍前綴分發(fā)(層2到層1路由泄漏) 224
9.4.7 多區(qū)域配置 226
9.5 IS-IS優(yōu)化配置 227
9.6 本章小結 231
9.7 參考資料 232
第10章 IS-IS路由選擇協議故障排除 235
10.1 重要show命令的輸出信息說明 236
10.1.1 show clns 命令 238
10.1.2 show clns protocol命令 239
10.1.3 show clns neighbors命令 240
10.1.4 show clns interface命令 241
10.1.5 show isis database命令 243
10.1.6 show isis topology命令 245
10.1.7 show isis spf-log命令 246
10.2 其他IS-IS故障排除命令 247
10.3 IS-IS路由選擇故障排除 254
10.3.1 IS-IS鄰接關系問題 255
10.3.2 IS-IS路由維護問題 263
10.3.3 認證問題 269
10.4 IS-IS錯誤日志 269
10.5 本章小結 270
10.6 復習題 270
10.7 參考資料 271
第四部分 附錄
附錄A IS-IS報文格式 275
A.1 IS-IS報文字段 275
A.2 Hello報文 276
A.3 鏈路狀態(tài)報文 280
A.4 序列號報文 285
附錄B 復習題答案 291
第1章 291
第2章 292
第3章 292
第4章 293
第5章 295
第6章 297
第8章 298
第10章 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