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基礎篇
第1章 緒論
1. 1 光纖通信的發(fā)展
1. 1. l 光纖通信的概念
1. 1. 2 光纖通信的優(yōu)點
1. 1. 3 光纖通信的發(fā)展與現(xiàn)狀
1. 2 光纖通信系統(tǒng)
1. 2. 1 系統(tǒng)的概念及模型
1. 2. 2 五代光纖通信系統(tǒng)
1. 3 光纖通信網絡
1. 3. 1 網絡的概念
1. 3. 2 第二代光纖通信網絡
1. 4 現(xiàn)代光纖通信的特點
第2章 通信光纖
2. 1 通信光纖概述
2. 1. 1 幾何光學分析法
2. 1. 2 波動理論分析法
2. 2 光纖的損耗特性
2. 2. 1 損耗的表示方法一損耗系數(shù)
2. 2. 2 損耗機理及損耗譜
2. 3 光纖的色散特性
2. 3. 1 波長色激
2. 3. 2 材料色散
2. 3. 3 波導色激
2. 3. 4 高階色散
2. 3. 5 偏振模色散(PMD)
2. 4 光纖中信號的線性傳輸
2. 4. 1 基本的傳輸方程
2. 4. 2 光脈沖的展寬
2. 5 新型的單模光纖
2. 5. 1 色激位移光纖(DSF)
2. 5. 2 大有效面積光纖(LEAF)
2. 5. 3 保偏光纖(PMF)
2. 5. 4 全波長光纖(All Wave)
2. 5. 5 色散補償光纖(DCF)
2. 5. 6 色激平坦光纖
2. 6 光纖的非線性效應
2. 6. 1 克爾效應
2. 6. 2 自相位調制(SPM)
2. 6. 3 交叉相位調制(XPM/CPM)
2. 6. 4 四波浪頻(FWM)
2. 6. 5 受激拉曼散射(SRS)
2. 6. 6 受激布里淵散射(SBS)
2. 7 光纖中信號的非線性傳輸
2. 7. 1 非線性傳播方程
2. 7. 2 光脈沖的壓縮
2. 7. 3 光孤子脈沖
第3章 光纖通信器件
3. 1 光器件概述
3. 2 半導體發(fā)光器件
3. 2. 1 發(fā)光基理
3. 2. 2 發(fā)光二極管(LED)
3. 2. 3 半導體激光器的原理
3. 2. 4 半導體激光器的性質
3. 2. 5 DFB和DBR半導體激光器
3. 2. 6 垂直勝面發(fā)光激光器(VCSEL)
3. 2. 7 光纖光柵外勝可調諧半導體激光器
3. 2. 8 超短光脈沖激光器
3. 3 半導體光檢測器
3. 3. 1 工作原理
3. 3. 2 PIN
3. 3. 3 APD(雪崩光電二極管)
3. 4 光纖耦合器與隔離器
3. 4. 1 NXN星型耦合器
3. 4. 2 方向耦合器
3. 4. 3 光隔離器和環(huán)形器
3. 5 光開關
3. 5. 1 光開關的概念與特點
3. 5. 2 主要的幾種光開關
3. 6 光纖光柵
3. 6. 1 光纖光柵的概念與分類
3. 6. 2 短周期布拉格FBG和長周期LPG光纖光柵
3. 6. 3 光纖光柵的制作方法
3. 6. 4 光纖光柵的應用
3. 7 光波長復用器與濾波器
3. 7. 1 概述
3. 7. 2 光纖光柵
3. 7. 3 馬赫一曾德爾干涉儀(MZI)
3. 7. 4 陳列波導光柵(AWG)
3. 7. 5 聲光可調濾波器(AOTF)
3. 8 光波長變換器
3. 8. 1 概述
3. 8. 2 光電光型波長變換器
3. 8. 3 全光型波長變換器
3. 3. 4 波段變換器
第4章 光波復用與放大
4. 1 光波復用與放大概述
4. 2 波分復用(WDM)
4. 2. 1 WDM基本原理
4. 2. 2 大容量的WDM傳輸
4. 2. 3 波長選路網絡WRN
4. 3 光碼分復用(OCDMA)
4. 3. 1 OCDMA基本原理
4. 3. 2 OCDMA編解碼
4. 3. 3 OCDMA網絡
4. 4 光時分復用(OTDM)
4. 4. 1 OTDM基本原理
4. 4. 2 OTDM合路/分路器
4. 4. 3 OTDM分組網絡
4. 5 光纖放大器(EDFA)
4. 5. 1 基本概念
4. 5. 2 增益
4. 5. 3 增益特性
4. 5. 4 噪聲
4. 5. 5 噪聲指數(shù)(NF)
4. 6 半導體光放大器(SOA)
第二部分 系統(tǒng)篇
第5章 光纖傳輸系統(tǒng)
5. 1 兩種典型應用的光纖傳輸系統(tǒng)
5. 1. 1 IM-DD系統(tǒng)
5. 1. 2 EDFA+WDM系統(tǒng)
5. 2 其它光纖傳輸系統(tǒng)
5. 2. 1 相干檢測系統(tǒng)
5. 2. 2 光纖孤子傳輸系統(tǒng)
5. 2. 3 SCM系統(tǒng)
第6章 傳輸系統(tǒng)設計
6. 1 系統(tǒng)設計考慮
6. 2 光發(fā)送機
6. 2. 1 平均輸出光功率
6. 2. 2 消光比
6. 2. 3 光信噪比(OSNR)
6. 3 光接收機
6. 3. 1 接收靈敏度
6. 3. 2 接收機過載功率
6. 4 光放大器
6. 4. 1 放大器的級聯(lián)
6. 4. 2 自動增益控制(AGC)
6. 4. 3 光監(jiān)控通道(OSC)
6. 5 光纖的選用
6. 5. l 概述
6. 5. 2 G. 652光纖(常規(guī)單模光纖)
6. 5. 3 G. 653光纖(色激位移光纖)
6. 5. 4 G. 655光纖(非零色激位移光纖)
6. 5. 5 大有效面積光纖
6. 6 IM-DD系統(tǒng)
6. 6. 1 光功率預算
6. 6. 2 色激預算
6. 6. 3 上升時間預算
6. 7 EDFA+WDM系統(tǒng)
6. 7. 1 波長分配方案
6. 7. 2 通道間隔與波長數(shù)目
6. 7. 3 串擾
6. 7. 4 光放大器的跨度
6. 7. 5 單通道的光功率
第7章 傳輸系統(tǒng)性能評估
7. 1 基本光傳輸系統(tǒng)的數(shù)學模型
7. 1. 1 強度調制直接檢測系統(tǒng)
7. 1. 2 相位調制相干系統(tǒng)
7. 2光傳輸系統(tǒng)的性能評定
7. 2. 1 直接檢測系統(tǒng)的性能
7. 2. 2 相干系統(tǒng)的性能
7. 2. 3 IM-DD WDM系統(tǒng)中的串擾
7. 3 采用光放大器的傳輸系統(tǒng)
7. 3. 1 光放大系統(tǒng)的設計
7. 3. 2 理想光纖傳輸條件下光放大系統(tǒng)的性能
第三部分 網絡篇
第8章 光網絡
8. 1 計算機互連
8. 1. 1 CSMA/CD光纖總線網
8. 1. 2 光纖分布式數(shù)據(jù)接口 FDDI
8. 1. 3 高性能并行接口 HIPPI
8. 1. 4 光纖通道
8. 2 用戶接入
8. 2. 1 光纖同軸混合網(HFC)
8. 2. 2 光纖到戶(FTTH)
8. 3 長途傳送
8. 3. 1 SDH同步網絡
8. 3. 2 多波長光網絡
第9章 SDH光同步數(shù)字傳送網
9. 1基本概念
9. 1. 1什么是SDH
9. 1. 2 SDH的優(yōu)點
9. 1. 3 SDH的速率體系
9. 1. 4 SDH的幀結構
9. 1. 5 STM-l段開銷功能
9. 2 SDH的同步復用原理
9. 2. 1虛容器(VC)與通道(P)
9. 2. 2復用映射結構與過程
9. 2. 3 Z048MbN刨ZM口)舉例
9. 2. 4 ATM信元的映射
9. 2. 5 IP數(shù)據(jù)報的映射
9. 3 SDH網絡同步
9. 3. 1 SDH網絡同步的必要性
9. 3. 2 SDH網絡同步方法
9. 3. 3 網同步示例
9. 4 SDH網絡結構
9. 4. 1 分層
9. 4. 2 自愈環(huán)
9. 5 SDH網絡保護一自愈環(huán)網
9. 5. 1 通道保護(PPS)
9. 5. 2 復用段共享保護(MS-SPRing)
9. 6 SDH節(jié)點設備
9. 6. 1 TM(終端復用器)
9. 6. 2 ADM(分插復用器)
9. 6. 3 DXC(數(shù)字交叉連接)
9. 7 SDH網管
9. 7. 1 SDH網管概念
9. 7. 2 SDH網管功能
9. 8 網管系統(tǒng)
第10章 WDM光傳送網絡(OTN)
10. 1 基本概念
10. 1. 1 WDM光傳送網的優(yōu)點
10. 1. 2 光通道與光路由選擇策略
10. 2 分層體系結構
10. 2. 1 光通道層(OCH)
10. 2. 2 光復用段層(OMS)
10. 2. 3 光放大跨輸層(OA/TS)
10. 3 波長選路與光交換
10. 3. 1 光交換及優(yōu)點
10. 3. 2 波長選路
10. 3. 3 波長交換
10. 4 網絡監(jiān)控與管理
10. 4. 1 管理網的特點
10. 4. 2 管理通道的實現(xiàn)
10. 4. 3 光傳送網管理系統(tǒng)的結構
10. 5 WDM光傳送網的節(jié)點設備
10. 5. 1 WXC的功能要求
10. 5. 2 基于空間交換的WXC的結構
10. 5. 3 基于多波長濾波器(MWSF)的WXC結構
10. 5. 4 基于平行波長開關的WXC結構
10. 5. 5 基于陣列波導光柵復用器(AWGM)和波段變換器(WID(n, r))中的WXC結構
第四部分應用篇
第11章 多業(yè)務光纖接入網
11. 1 接入業(yè)務
11. 1. 1 電話業(yè)務
11. 1. 2 同軸電纜有線電視網(CATV)
11. 1. 3 IP業(yè)務
11. 1. 4 異步轉移模式(ATM)
11. 2 無源光網絡(PON)
11. 2. 1 電話無源光網絡(TPON)
11. 2. 2 WDM-PON
11. 2. 3 WR-PON
11. 3 PON的應用
11. 3. 1 APON(ATM+PON)
11. 3. 2 用戶環(huán)路載波系統(tǒng)(SLC系統(tǒng))
11. 4 采用電纜調制解凋器(Cable Modem)的 HFC網
11. 4. 1 雙向Cable Modem系統(tǒng)
11. 4. 2 單向Cable Modem系統(tǒng)
第12章 高速光纖計算機網
12. 1 光纖局域網概述
12. 2 高速光纖數(shù)據(jù)分布接口(FDDI環(huán)網)
12. 2. 1 FDDI原理
12. 2. 2 網絡構成
12. 3 超高速光纖以太網
12. 3. 1 吉比特光纖以大網
12. 3. 2 交換式以太網
12. 3. 3 吉比特計算機網
12. 4 其它計算機網絡(DQDB)
12. 4. 1 DQDB的特點
12. 4. 2 DQDB的工作原理
12. 4. 3 DQDB的體系結構
12. 5 光互聯(lián)網簡介
12. 5. 1 光互聯(lián)網的概念
12. 5. 2 光互聯(lián)網的體系結構與波長路由器
附錄1 有助于誤差概率計算的數(shù)學知識
A1. 1 馬可尼Q函數(shù)
A1. 2 高斯隨機變量二次厄密共軛形式的分布
A1. 3 柯西方程以及它的近似
附錄2 英文縮寫詞
主要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