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樓拜(1821—1880)是十九世紀繼巴爾扎克、司湯達之后躍入法國文壇的第三位杰出的現實主義小說家。他的長篇小說《包法利夫人》不僅在當時的法國引起爆炸性的反響,且至今仍作為經典名著享譽世界。福樓拜畢生從事寫作,而成品數量并不很多包括未完成的長篇小說《布瓦爾和佩庫歇》在內,總共只有五部長篇和三個短篇。但這為數不多的作品已足以使他超越許多同代作家而步入大師的行列。福樓拜對現實主義小說藝術的最大突破,是從作品中完全排除主觀抒情成分,創(chuàng)立了所謂“純客觀”的藝術。他以自己的藝術實踐證明:功力深厚的藝術家,完全可以通過他所選擇的富有特征意義的細節(jié)及事件的組合,來達到批判現實的目的,而不一定要直抒情懷。這種把作者和作品拉開一定距離的寫作方法,以其客觀、冷漠的風格,對后來的法國文學產生了深刻影響,因而福樓拜在二十世紀名聲大振,被當代文學評論家奉為現代派藝術的先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