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語文基礎》是高等師范院校本科小學教育專業(yè)的配套教材之一,是各個專業(yè)的學生都需使用的公共必修課教材,因此它的重要性是顯而易見的。作為一名未來的小學教師,不論你將來擔任何種課程的教學工作,都必須首先打下扎實的語文基礎。每門學科都有自己的知識體系。作為小學專業(yè)的本科生,應該掌握有關專業(yè)的知識體系,而語文學科的知識體系則是基礎之基礎,重中之重。在我們的構想中,語文學科的知識體系大體包括語言、文學作品和文體知識(含寫作)、文學史等幾個部分。于是我們就相應地編寫了《現(xiàn)代漢語》、《大學語文》和《中國文學簡史》三個分卷。在編寫時,我們努力貫徹了如下幾個原則:一、知識更新的原則。無論是語言知識,還是文體知識和文學史知識,都隨著相關學科的開拓和發(fā)展,而更新其知識內容。因此在編寫時,我們都在可能的范圍內吸納新知,淘汰舊知,以便于學生與語文學科發(fā)展的步伐接軌,少走彎路。二、審美的原則。這主要表現(xiàn)在按文體選編的作品方面,盡量選擇常用文體中具有典范意義的文章,除了詩歌和小說以外,所選的記敘文和議論文也大多具有很高的文學性。我們期望學生在審美欣賞中提高自己的文學修養(yǎng)和人生境界,了解優(yōu)秀的文學傳統(tǒng)。三、實用的原則。學習知識最終是為了運用,化為自己的能力,以勝任未來的教學工作。因此在各卷中,有的設計了練習題,有的規(guī)定了能力方面的要求。語文能力不僅是識記、背誦,還應包括分析語言和文學現(xiàn)象的能力,以及讀、講、寫的能力,這對于未來的教學工作者來說,顯得尤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