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Linux操作系統(tǒng)與Kylix簡介
1.1Linux操作系統(tǒng)簡介
1.2 為什么使用Linux操作系統(tǒng)
1.3Kylix簡介
1.3.1Kylix概述
1.3.2Kylix的主要特點
1.4 安裝Linux之前的準備工作
1.4.l 了解Linux操作系統(tǒng)對硬件設備的要求
l.4.2 確定硬件設備是否正確
1.4.3 考慮安裝Kylix的設備要求
1.5 本章小結
第2章 Linux操作系統(tǒng)的安裝和配置
2.1 Linux的安裝
2.1.1 安裝準備
2.1.2 開始安裝
2.l.3 安裝X文件
2.l.4 關閉系統(tǒng)
2.2 Linux系統(tǒng)的配置
2.2.l 配置鼠標
2.2.2 配置XWindow
2.2.3 配置LILO
2.2.4 配置聲卡
2.2.5 配置網絡
2.2.6 配置時鐘
2.2.7 配置打印機
2.3 本章小結
第3章 Linux操作系統(tǒng)基本命令
3.l 使用man命令獲取幫助
3.2 瀏覽及搜索文件系統(tǒng)
3.2.l 使用Cd命令進入不同的目錄
3.2.2 使用pwd命令查看當前所在的位置
3.2.3 使用find命令在子目錄中搜索匹配的文件
3.2.4 使用wbereis命令查找文件
3.2.5 使用locate命令定位文件
3.2.6 使用whatis和apropos命令獲取命令簡介
3.3 閱讀子目錄和文件
3.3.1 使用Is(dir)命令列出子目錄的內容清單
3.3.2 使用Cat命令查看文件內容或合并文件
3.3.3 使用more命令逐屏閱讀文件
3.3.4使用less命令瀏覽文件
3.3.5 使用head或tail命令閱讀文件的開頭和結尾
3.3.6 使用其他一些文件操作命令
3.4 在Linux系統(tǒng)中安裝新軟件
3.4.1 概述
3.4.2 尋找軟件包
3.4.3 確定源代碼是否可以在機器上通過編譯并運行
3.4.4 替換制作文件
3.4.5 編譯源代碼
3.4.6 安裝二進制代碼
3.4.7 把軟件包添加到用戶的PATH語句中
3.4.8 識別可執(zhí)行程序
3.5 本章小結
第4章Kylix的安裝與啟動
4.1 Kylix入門
4.2 安裝Kylix前的準備
4.2.1 Kylix軟件的獲得
4.2.2Kylix的安裝準備
4.2.3 安裝前測試
4.2.4 安裝LIBJPEG
4.2.5 安裝GLIBC
4.3Kylix的安裝
4.3.1 Kylix要求
4.3.2 根安裝與普通(非根用戶)安裝的比較
4.3.3Kylix安裝程序
4.3.4 安裝過程
4.3.5 庫相關性
4.3.6 標準C++庫問題
4.3.7 對象庫
4.3.8 卸載Kylix
4.4 啟動Kylix
4.5 本章小結
第5章Kylixl.0集成開發(fā)環(huán)境
5.1 Kylix1.0集成開發(fā)環(huán)境的組成
5.2 菜單欄及其使用
5.2.1 File菜單
5.2.2 Edit菜單
5.2.3 Search菜單
5.2.4 View菜單
5.2.5Proect菜單
5.2.6Run菜單
5.2.7Compnent菜單
5.2.8Tools菜單
5.2.9Help菜單
5.3工具條及使用
5.4 部件板
5.5 窗體設計器
5.6 對象檢查器及其使用
5.6.l 對象檢查器的組成:
5.6.2 使用對象檢查器設置屬性
5.6.3 為部件對象添加事件
5.6.4 使用對象檢查器的上下文菜單
5.7 代碼編輯器及其使用
5.7.1 代碼編輯器的組成
5.7.2 代碼洞察(CodeInsight)
5.7.3代碼瀏覽(CodeBrowser)
5.7.4 類完善
5.7.5 使用書簽
5.7.6 使用代碼編輯器的上下文菜單
5.8 代碼管理器(CodeEXplore)及其使用
5.8.l 代碼管理器的組成
5.8.2 代碼管理器的使用
5.8.3 代碼管理器的上下文菜單
5.9 本章小結
第6章 文件管理應用程序設計
6.l 文件管理設計基本思路
6.1.1 窗口設計
6.1.2 界面設計
6.1.3 子窗口的創(chuàng)建.布置和關閉
6.2 文件控件的聯(lián)系
6.3 DriveTabSet的自畫風格顯示
6.3.l 設置自畫風格
6.3.2 向字符串鏈表添加圖形對象
6.3.3 畫出自畫項目
6.4 文件管理基本功能的實現
6.4.l 文件打開
6.4.2 文件拷貝.移動.刪除.更名
6.4.3 一致的界面
6.4.4 顯示文件屬性
6.5 其他文件管理功能的實現
6.5.l 文件查找
6.5.2 顯示磁盤信息
6.5.3 改變顯示文件的類型
6.5.4 目錄管理功能的實現
6.5.5 創(chuàng)建目錄
6.5.6 刪除目錄
6.6 為部件增添一個方法
6.7 一些問題的處理
6.7.l 子窗口的標題
6.7.2 狀態(tài)條的顯示
6.7.3 版本信息
6.7.4 菜單項的變友與使能
6.7.5 可重用的文件處理模塊
6.8 本章小結
第7章 對象Pascal語言基礎知識
7.l 保留字和標識符
7.1.l 保留字和標準指令字
7.l.2 標識符
7.2 對象Pascal中的數據類型
7.2.l 簡單數據類型
7.2.2 字符串類型
7.2.3 結構類型
7.2.4 指針類型
7.2.5 過程類型(procedural)
7.2.6 可變類型(variant)
7.2.7 其他類型
7.3 注釋
7.4 運算符和表達式
7.4.l 運算符
7.4.2 表達式
7.5 語句
7.5.l 聲明語句
7.5.2 賦值語句
7.5.3 gotO語句
7.5.4 復合語句
7.5.5with語句
7.5.6if語句
7.5.7case語句
7.5.8repeat語句
7.5.9while語句
7.5.10for語句
7.6 單元
7.6.l 對象Pascal的庫單元Unit
7.6.2 對象Pascal程序庫單元的結構
7.7 類與對象
7.7.1 什么是對象
7.7.2 對象的封裝性
7.7.3 對象的繼承性
7.7.4 對象的多態(tài)性
7.8 本章小結
第8章 使用Kylix開發(fā)數據庫應用程序
8.1 數據庫系統(tǒng)概述
8.2 數據庫應用程序的體系結構
8.3Kylix(Server)支持的數據庫類型
8.3.1 Interbase
8.3.2MySQL
8.3.3DB2
8.3.4Oracle
8.4 數據庫訪問控制部件及其應用
8.4.1 數據訪問(DataAccess)部件
8.4.2 數據庫表達(dbExpress)部件
8.4.3數據控制(DataControl)部件
8.5 Kylix中的SQL
8.5.1 SQL語言簡介
8.5.2Kylix的SQL語言的基本應用
8.6 本章小結
第9章 數據控制部件的使用
9.l 數據控制部件的基本特征
9.1.l 將數據控制部件和數據集關聯(lián)起來
9.1.2 編輯更新數據
9.1.3 啟動和關閉數據顯示
9.l.4 刷新數據顯示
9.1.5 啟動鼠標.鍵盤和定時器事件
9.2 如何組織數據
9.2.l 顯示單個記錄
9.2.2 顯示多個記錄
9.3 使用TDBGrid顯示.編輯數據
9.3.l 在缺省狀態(tài)下使用網格控制
9.3.2 顯示復合字段
9.3.3 設置grid選項
9.3.4 在網格內編輯
9.3.5 控制網格繪圖屬性
9.3.6 對運行時用戶行為的響應
9.4 導航.操作記錄
9.5 本章小結
第10章 使用無向數據集
10.l 指定數據顯示
10.1.l 顯示查詢結果
10.l.2 在表中顯示記錄
10.1.3 顯示存儲過程結果
10.2 取數據
10.2.l 準備數據集
10.2.2 取多個數據集
10.3 執(zhí)行無返回記錄的命令
10.3.l 指定要執(zhí)行的命令
10.3.2 執(zhí)行命令
10.3.3 創(chuàng)建和修改服務器元數據
10.4 建立主/明細關系
1O.4.1 建立TSQLDataSet或TSQLQuery的主/明細關系
10.4.2 建立TSQLTable的主/明細關系
10.5 訪問主題信息
10.5.l 在使用數據集之后取數據
10.5.2 元數據數據集的結構
10.6 本章小結
第11章 鏈接到數據庫
11.l 控制鏈接
11.1.l 描述服務器鏈接
11.l.2 打開和關閉服務器鏈接
11.2 控制服務器登錄
11.3 管理事務
11.3.l 開始事務
11.3.2 終止事務
11.3.3 規(guī)定事務獨立級別
11.4 訪問服務器元數據
11.5 使用相關數據集
11.5.l 不斷開與服務器的鏈接而關閉數據集
11.5.2 疊代穿過相關數據集
11.6 發(fā)送命令到服務器
11.7 調試數據庫應用程序
11.7.1 使用TSQLMonitor來監(jiān)視SQL命令
11.7.2 使用回叫來監(jiān)視SQL命令
11.8 本章小結
第12章 使用客戶數據集(ClientDataSets)
12.l 使用客戶數據集處理數據
12.1.l 在客戶數據集中導航數據
12.l.2 限制出現的記錄
12.1.3 顯示主/明細關系
12.l.4 約束數據值
12.1.5 將數據設置為只讀的
12.l.6 編輯數據
12.l.7 排序和索引
12.1.8 表示計算值
12.1.9 使用維護聚合(maintainedaggregates)
12.1.10給數據添加特定應用信息
12.2 從另一個數據集拷貝數據
12.2.l 直接賦值
12.2.2 克隆客戶數據集光標
12.3 和提供商一起使用客戶數據集
12.3.l 指定一個數據提供商
12.3.2 從數據源獲取參數
12.3.3 傳遞參數到源數據集
12.3.4 指定在服務器上執(zhí)行的命令
12.3.5 從源數據集請求數據
12.3.6 更新記錄
12.3.7 刷新記錄
12.3.8 使用客戶事件與提供商部件通訊
12.4 使用SQL客戶數據集
12.4.l 何時使用TSQLClientDataSet
12.4.2 建立一SQL客戶數據集
12.4.3 配置內部提供商部件
12.5 和基于文件的數據一起使用客戶數據集
12.5.l 創(chuàng)建一個新數據集
12.5.2 從文件或流中載入數據
12.5.3 合并變化到數據
12.5.4 保存數據到文件或流
12.6 本章小結
第13章 使用提供商(Provider)部件
13.1 決定數據源
13.2 與客戶數據集通訊
13.3 選擇更新方法
13.4 控制數據包中包含哪些數據
13.4.l 指定數據包中有哪些字段
13.4.2 設置影響數據包的選項
13.4.3 向數據包中添加客戶信息
13.5 對客戶數據請求的響應
13.6 對客戶數據更新的響應
13.6.l 在更新數據庫之前編輯delta包
13.6.2 如何影響更新
13.6.3 顯示單個更新
13.6.4 在提供商部件中解決更新錯誤問題
13.6.5 在不代表單個表格的數據集上應用更新
13.7 對客戶引發(fā)事件的響應
13.8 本章小結
第14章 創(chuàng)建Internet服務器應用程序
14.l 術語與標準
14.l.1 URL(UniformResourceLocator,統(tǒng)一資源定位符)的組成
14.l.2 HTTP請求頭信息
14.2 HTTP服務器行為
14.2.1 形成客戶請求
14.2.2 處理CGI請求
14.2.3 處理動態(tài)共享對象請求
14.3 Web服務器應用程序
14.3.1 Web服務器應用程序的類型
14.3.2創(chuàng)建Web服務器應用程序
14.3.3Web模塊
14.3.4Web應用程序對象
14.4Wab服務器應用程序的結構
14.5Web調度程序
14.5.l 給調度程序添加行為
14.5.2 調度請求信息
14.6 行為項
14.6.l 確定觸發(fā)行為的時機
14.6.2 用行為項響應請求消息
14.7 訪問客戶請求信息
14.7.l 包含請求頭信息的屬性
14.7.2 HTTP請求消息的內容
14.8 創(chuàng)建HTTP響應消息
14.8.l 填寫響應頭
14.8.2 設置響應內容
14.8.3 發(fā)送響應
14.9 生成響應消息的內容
14.9.1 使用頁面生成器(pageproducer)部件
14.10 在響應中使用數據庫信息
14.10.1 在Web模塊中加入會話
14.10.2 在HTML中標識數據庫信息
14.11 調試服務器應用程序
14.11.l 調試CGI應用程序
14.11.2 調試ApacheDSO應用程序
14.12 本章小結
第15章 使用插口(Sockets)
15.l 實現的服務
15.2 Socket鏈接的類型
15.2.l 客戶鏈接
15.2.2 偵聽鏈接
15.2.3 服務器鏈接
15.3 描述Socket
15.3.l 描述主機
15.3.2 使用端口
15.4 使用Socket部件
15.4.l 使用客戶Socket
15.4.2 使用服務器Socket
15.5 響應Socket事件
15.5.1 錯誤事件
15.5.2 客戶事件
15.5.3服務器事件
15.6通過Socket鏈接讀寫
15.6.l 非阻塞鏈接
15.6.2 阻塞鏈接
15.7 本章小結
第16章 Kylix自定義部件開發(fā)
16.l建立部件概述
16.1.l 跨平臺部件庫CLX
16.1.2 部件和類
16.1.3 建立部件過程概述
16.1.4 建立新部件的方法
16.l.5 測試永安裝的部件
16.2 編寫部件的面向對象技術
16.2.l 建立部件
16.2.2 控制部件的訪問
16.2.3 派送方法
16.3Kylix部件編程
16.3.1創(chuàng)建屬性
16.3.2 創(chuàng)建事件
16.3.3 創(chuàng)建方法
16.4 使部件在設計時可用
16.4.l 注冊部件
16.4.2 添加ComponentPalette上的位圖
16.4.3 添加屬性編輯器
16.5 部件編程實例
16.5.l 創(chuàng)建數據庫相關的日歷控制一TDBCalendar
16.5.2 創(chuàng)建圖形部件
16.6 本章小結
附錄 nterbase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