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教材的體例是:一、課文;二、生詞;三、注釋;四、語法;五、語音;六、練習。一、課文課文是教材的重要部分。本書的1-60課的課文是實用會話。由于初級階段漢語教學受語法和詞匯的嚴格限制,會話可以借助語境的“代言”作用,減少不必要的背景交待。這些會話通過特定的情景,把語法的結構、意義和交際功能有機地融合在一起。會話的編寫考慮到了教學對象的特點,力避幼稚化,追求實用。61-100課的課文是短文。內容多是表現當代中國社會生活的記敘文。這些課文的編選注意了語言文字的規(guī)范、優(yōu)美、流暢,有故事性,有情節(jié),便于學生理解、記憶和復述。無論是會話還是短文。我們主張學習者不僅要能熟讀,而且要能背誦。二、生詞本書共有生詞3300個。這些生詞充分考慮到了詞匯大綱對詞匯等級的規(guī)定。每課的生詞都有一定的量的控制,第一階段(1-30課)每課在20個左右;第二階段(31-60課)每課為30個左右;第三階段(61-100課)每課生詞在40-50個。三、注釋注釋是對一些語言點和文化背景知識的說明。四、語法本書語法不追求系統性。講解力求簡單明白,努力做到從結構入手,重視語義和語用功能的說明。我們建議,在進行課堂教學時,一定要通過圖片、動作、影像等各種直觀表象的手段演示語法,把言語與交際情景緊密結合起來。使學生沉浸在實際交際的語境中,而不是語法術語和概念中。五、語音本書用10課的篇幅集中進行語音教學。語音語調的訓練貫穿全書。在對外漢語教學的全過程,語音訓練的重要性怎么強調都不過分。六、練習本教材的練習設計注意遵循理解、模仿、記憶、熟巧、應用這樣一個言語習得過程。練習項目包含了理解性練習、模仿性練習、交際性練習等。由于課時的限制,有些練習項目是必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