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篇
社會政治儒學的重建
——關于“儒家自由主義”的理論期待
儒家傳統(tǒng)與人權
儒家的民本與人權
儒家傳統(tǒng)與中國自由主義的前景
——從“中庸”的視角出發(fā)
內圣歸內圣,外王歸外王
——自由主義與儒家傳統(tǒng)初論
道家自由思想的兩種形態(tài)
研究篇
東亞儒學史研究的新視野
——儒家詮釋學芻議
儒家思想與現代世界:《民族復興之學術基礎》的尋求
——張君勱的科學概念與研究政策
技可進乎道
——魏源的道論
自然與自由
一一莊子“相忘于江湖”解
一本與一體:儒家一體觀的意涵及其現代意義
災異與禮儀
一一西漢中后期的思想學術特點
從社會心理的角度看:儒家文化傳統(tǒng)的內在結構
佛法真義的當代話語
評論篇
從比較視域看世界與宗教對話
一一以東方傳統(tǒng)智慧為重點
四個“熱”潮之后?
從譚嗣同說起
李澤厚學術思想概說
有關“儒學三期說”之辨正
一一就教于李澤厚先生
孔子生死與韓國興亡:韓國學界關于
傳統(tǒng)與現代的一種爭論
柳承國教授訪談錄
中國學術史論集·序
宋儒微言·序
唐逸:關于后現代與信仰的言談
編 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