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系李志賢博士所著《楊炎及其兩稅法研究》一書所收集的資料十分豐富,不僅廣征了大量原始史料,還充分研究了前人在這方面的研究成果,故能取精用弘,做到在材料上博洽而可征。對于楊炎其人之評析,有深入獨到之見,對兩稅法之論斷亦周到而公允,無立異以為高的偏激之見,而論述自能令讀者覺其合理。此書反映了新加坡學者在這方面的研究成果,頗值得中國同行參考,亦可作為高等學校廣大學生閱讀之補充材料。(劉家和—北京師范大學史學研究所、歷史系教授)<br>兩稅法的研究已有半個多世紀,有關論著數(shù)百種,但歧議仍舊。本書作者以擇善而從的態(tài)度吸收各家論點,并在此基礎上形成自己的看法,綜合、演繹、評析、駁難,無一不傾注心血。因此,可以說本書是對迄今為止的兩稅法研究的系統(tǒng)總結,具有相當?shù)膶W術意義與價值。<br>作者在對楊炎的政治斗爭歷史分析中,把復雜的政治環(huán)境對楊炎心理、成敗的影響寫得相當深刻,有助于客觀評價楊炎其人。在分析推行兩稅法的財政前提與有利條件問題時,表現(xiàn)了作者通曉唐代財政、稅制改革的具體進程,為以后兩稅法的論述,提供了根據(jù),令人信服。關于兩稅法的評議,也是比較準確有力的,如對兩稅法的精神所在“以見居為簿”和“以貧富為差”這兩點的闡述,于兩稅法的歷史意義有畫龍點睛作用。<br>楊炎其人,歷史上毀譽不一。作者于古人于今人之歧見,均待之以公平心態(tài),采擇各家評價,以已見之見是其是,非其非。極少虛言,常見坦誠,君子之風燦然。(鄭學檬—廈門大學歷史系教授)<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