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導言
1.1 公共經濟學發(fā)展歷史
1.2 公共經濟學與經濟學和公共行政學的關系
第二章 公共部門的經濟維度
2.1 公共管理面臨的經濟問題
2.2 經濟人假定分析理論
2.3 帕累托最優(yōu)
2.4 經濟分析的新發(fā)展
2.5 兩人模型與福利經濟學的基本原理
2.6 效率與公平
第三章 政府的經濟職能與對策
3.1 優(yōu)化資源配置
3.2 收入分配
3.3 調節(jié)經濟發(fā)展
3.4.政府穩(wěn)定經濟的市場手段
第四章 公益物品
4.1 公益物品和利益物品
4.2 公共物品的供給與效率
4.3 公共物品的均衡理論
第五章 外部經濟和外部不經濟
5.1 外部經濟理論
5.2 外部不經濟理論
5.3 外部性問題解決的方案
5.4 案例分析
第六章 政府也是經濟人
6.1 政府失效
6.2 尋租
6.3 政府失敗
第七章 公共選擇
7.1 研究政府的選擇行為
7.2 選舉人
7.3 最優(yōu)憲政安排
7.4 簡單多數(shù)表
7.5 帕累托最優(yōu)價值準則
7.6 阿羅不可能定性
第八章 公共收支
8.1 公共收入
8.2 轉嫁稅負
8.3 稅收產生的影響
8.4 公共支出
8.5 公共支出的宏觀經濟模型
8.6 成本一效益分析
8.7 公共項目的效益與成本分析
8.8 無形效益與成本的估值
8.9 財政赤字
第九章 中外稅制
9.1 中國稅收制度的建立和發(fā)展
9.2 中國現(xiàn)行的主要稅種
9.3 當代稅收原則
9.4 稅收的分類與結構設置
9.5 法國現(xiàn)行的稅收制度
9.6 美國現(xiàn)行的稅收制度
第十章 發(fā)行政府債券
10.1 公債
10.2 公債的發(fā)行與管理
10.3 國庫券
10.4 政府債券負擔對經濟發(fā)展的影響
附錄一 國外著名MPA院校巡禮
附錄二 全國首批MPA試點院校巡禮
附錄三 MPA報考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