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Solaris 8的使用
第1章 Solaris 8概述
1. 1 Solaris的新增功能
1. 1. 1 SunOS 4. x的新增功能
1. 1. 2 SunOS 5. x的新增功能
1. 1. 3 關于SPARC與x86的硬件支持
1. 1. 4 跨平臺的互操作性
1. 1. 5 SPARC和x86系統(tǒng)管理差異
1. 2 附加的信息資源
1. 2. 1 Sun公司關于文檔站點
1. 2. 2 其他站點
1. 2. 3 新聞組和郵件列表
1. 3 Solaris 8新增功能
1. 3. 1 Star Office產品
1. 3. 2 移動計算
1. 3. 3 支持PC
1. 3. 4 安全革新
1. 4 Solaris系統(tǒng)軟件演變
1. 4. 1 Solaris 1.0-2. 6
1. 4. 2 Solaris 7(SunOS 5. 7)的新增功能
1. 5 Solaris 8的新增功能
1. 6 系統(tǒng)管理員職責
1. 7 小結
第2章 Solaris 8的安裝
2. 1 Solaris的獲得
2. 2 安裝前的準備工作
2. 2. 1 安裝前的準備
2. 2. 2 確定網絡參數
2. 2. 3 其余的預備工作
2. 3 Solaris 8的安裝
2. 3. 1 x86系統(tǒng)的安裝
2. 3. 2 SPARC/x86系統(tǒng)的安裝
2. 3. 3 安裝流程
2. 3. 4 安裝過程總結
2. 4 小結
第3章 Solaris 8初步
3. 1 通用桌面環(huán)境
3. 1. 1 CDE登錄
3. 1. 2 前面板的使用
3. 1. 3 dtterm
3. 1, 4 定制CDE
3. 2 Solaris文件系統(tǒng)分布
3. 2. 1 設備目錄
3. 2. 2 可移動介質目錄
3. 2. 3 程序目錄
3. 2. 4 配置目錄
3. 2. 5 臨時或變量文件目錄
3. 3 小結
第4章 Solaris 8的啟動和關閉
4. 1 System V引導過程
4. 2 引導過程
4. 2. 1 init
4. 2. 2 inittab
4. 2. 3 控制腳本目錄
4. 2. 4 /etc/init.d目錄介紹
4. 2. 5 改變運行級別
4. 3 系統(tǒng)關閉
4. 3. 1 使用shutdown或init
4. 3. 2 使用殺死腳本
4. 4 小結
第5章 進程管理
5. 1 進程
5. 1. 1 進程列表
5. 1. 2 ps命令
5. 1. 3 top程序
5. 1. 4 truss(捆綁)程序
5. 2 獲取詳細進程信息
5. 2. 1 proc工具
5. 2. 2 lsof工具
5. 3 發(fā)送信號
5. 4 自動完成工作
5. 4. 1 使用at命令
5. 4. 2 使用cron命令
5. 5 小結
第6章 UNIX Shell
6. 1 Shell變量
6. 1. 1 用戶定義的變量
6. 1. 2 輸入/輸出命令
6. 1. 3 位置變量
6. 1. 4 預定義變量
6. 1. 5 環(huán)境變量
6. 2 Shell中的特殊字符
6. 2. 1 通配符
6. 2. 2 引號
6. 2. 3 輸入輸出重定向符
6. 2. 4 注釋. 管道線和后臺命令
6. 2. 5 命令執(zhí)行順序
6. 2. 6 命令成組
6. 3 控制結構
6. 3. 1 if語句
6. 3. 2 測試命令
6. 3. 3 case語句
6. 3. 4 While語句
6. 3. 5 until語句
6. 3. 6 for語句
6. 3. 7 break命令和continue命令
6. 3. 8 算術表達式
6. 3. 9 函數
6. 4 Bourne. Korn和C Shell比較
6. 5 編寫Shell腳本
6. 6 Shell程序應用舉例
6. 7 小結
第7章 Solaris 8 CDE
7. 1 X Window系統(tǒng)
7. 1. 1 X的組成
7. 1. 2 軟件層次
7. 2 CDE模塊劃分
7. 2. 1 數據交互GUI
7. 2. 2 多用戶協(xié)作
7. 2. 3 桌面管理(Desktop Management)
7. 2. 4 Motif GUI引擎
7. 2. 5 集成技術
7. 3 桌面KShell(dtksh)與集成開發(fā)工具Application Builder
7. 3. 1 使用dtksh創(chuàng)建Motif應用程序的前提
7. 3. 2 腳本樣例
7. 3. 3 集成開發(fā)工具Application Builder
7. 4 主要組件和庫文件
7. 5 WorkShop(Forte)的使用
7. 6 開放源代碼的新的開發(fā)類庫
7. 7 小結
第二篇 Solaris 8系統(tǒng)管理
第8章 管理用戶與軟件包
8. 1 用戶管理
8. 1. 1 用戶數據庫
8. 1. 2 管理用戶數據庫
8. 2 軟件管理
8. 2. 1 管理軟件包
8. 2. 2 管理補丁程序
8. 3 小結
第9章 設備管理
9. 1 設備文件
9. 1. 1 /dev和/devices
9. 1. 2 存儲設備
9. 1. 3 硬盤設備
9. 1. 4 CD-ROM
9. 1. 5 Zip和Jaz驅動設備
9. 1. 6 磁帶設備
9. 1. 7 軟磁盤
9. 1. 8 串行設備
9. 2 檢查設備
9. 2. 1 關于系統(tǒng)引導
9. 2. 2 工作狀態(tài)下的系統(tǒng)
9. 3 添加設備
9. 3. 1 磁盤
9. 3. 2 CD-ROM設備
9. 4 小結
第10章 文件系統(tǒng)管理
10. 1 文件系統(tǒng)基礎
10. 1. 1 特殊磁盤塊
10. 1. 2 虛擬文件系統(tǒng)接口
10. 2 創(chuàng)建文件系統(tǒng)
10. 2. 1 確定硬盤設備名
10. 2. 2 格式化和分區(qū)
10. 2. 3 建立一個新的UFS文件系統(tǒng)
10. 3 掛接和卸載文件系統(tǒng)
10. 3. 1 安裝一個文件系統(tǒng)
10. 3. 2 查看已安裝文件系統(tǒng)列表
10. 3. 3 卸載文件系統(tǒng)
10. 3. 4 配置文件
10. 3. 5 卷管理
10. 4 小結
第11章 高級文件系統(tǒng)管理
11. 1 監(jiān)視磁盤使用情況/磁盤限額
11. 1. 1 監(jiān)視磁盤使用情況
11. 1. 2 磁盤限額的實現
11. 2 用fsck命令解決問題
11. 2. 1 fsck的步驟
11. 2. 2 應用fsck的例子
11. 3 系統(tǒng)計賬
11. 3. 1 收集數據
11. 3. 2 生成報告
11. 3. 3 計費
11. 4 小結
第12章 備份
12. 1 簡介
12. 2 對備份的理解
12. 3 決定備份策略
12. 4 選擇備份設備
12. 4. 1 軟盤
12. 4. 2 軟光盤
12. 4. 3 磁帶
12. 4. 4 硬盤
12. 4. 5 Zip/Jaz磁盤
12. 4. 6 CD-R和CD-RW
12. 5 執(zhí)行備份和恢復
12. 6 標準Solaris工具
12. 7 使用ufsdump和ufsrestore
12. 7. 1 使用ufsdump備份文件系統(tǒng)
12. 7. 2 使用ufsrestore恢復文件系統(tǒng)
12. 8 集中式和分布式的備份工具
12. 8. 1 AMANDA
12. 8. 2 Legato Networker
12. 8. 3 Veritas NetBackup
12. 9 小結
第三篇 網絡管理
第13章 網絡基礎
13. 1 TCP/IP概述
13. 2 TCP/IP協(xié)議族體系結構
13. 2. 1 分層和協(xié)議
13. 2. 2 應用層
13. 2. 3 傳輸層
13. 2. 4 網際層
13. 2. 5 網絡存取層
13. 2. 6 IP地址
13. 2. 7 網絡傳輸協(xié)議
13. 3 TCP/IP啟動及網絡調試
13. 3. 1 TCP/IP啟動
13. 3. 2 用于網絡的調試工具
13. 4 小結
第14章 路由與路由器
14. 1 網絡接口
14. 1. 1 查看接口
14. 1. 2 修改網絡接口參數
14. 2 IP路由
14. 2. 1 數據包傳送概述
14. 2. 2 路蹤路由(traceroute)
14. 2. 3 靜態(tài)路由
14. 2. 4 路由協(xié)議
14. 3 核心路由表
14. 3. 1 查看路由表(netstat-r)
14. 3. 2 操作路由表(使用路徑)
14. 3. 3 動態(tài)路由
14. 4 IP過濾/防火墻
14. 4. 1 什么是IP過濾
14. 4. 2 IPFilter程序包
14. 5 小結
第15章 域名服務
15. 1 DNS概述
15. 1. 1 Internet簡史
15. 1. 2 DNS的域結構
15. 1. 3 DNS查詢
15. 2 配置DNS客戶端
15. 2. 1 域名解析配置文件
15. 2. 2 網絡服務配置文件
15. 3 配置DNS服務器
15. 3. 1 主域名服務器
15. 3. 2 從域名服務器
15. 3. 3 線索服務器
15. 3. 4 域名服務器配置文件
15. 3. 5 區(qū)數據庫和資源記錄
15. 3. 6 區(qū)數據庫文件范例
15. 3. 7 啟動和停止域名服務器
15. 3. 8 測試域名服務器
15. 3. 9 如何保護DNS服務器
15. 4 小結
第16章 動態(tài)主機配置協(xié)議
16. 1 什么是DHCP
16. 1. 1 DHCP如何工作
16. 1. 2 DHCP的局限性
16. 2 配置DHCP服務器
16. 2. 1 分配IP地址塊
16. 2. 2 使用dhcpconfig
16. 2. 3 自動啟動和停止DHCP服務器
16. 3 配置DHCP客戶端
16. 3. 1 手動配置DHCP客戶端
16. 3. 2 啟動時自動配置DHCP
16. 4 小結
第17章 網絡信息服務(NIS+)
17. 1 NIS十概述
17. 1. 1 NIS十如何用來改善網絡數據管理
17. 1. 2 NIS映射
17. 1. 3 NIS十表
17. 1. 4 名字服務交換
17. 2 配置NIS
17. 2. 1 設置一個根域
17. 2. 2 填充表
17. 2. 3 設置客戶端
17. 2. 4 設置服務器
17. 3 NIS十工具
17. 3. 1 nisdefaults
17. 3. 2 nischmod
17. 3. 3 nisls
17. 3. 4 niscat
17. 4 小結
第四篇 高級網絡管理
第18章 管理遠程訪問
18. 1 遠程訪問工具
18. 1. 1 遠程登錄Telnet
18. 1. 2 R命令
18. 1. 3 安全問題
18. 2 安全工具
18. 2. 1 安全Shell(ssh)
18. 2. 2 Kerberos
18. 2. 3 SRP安全遠程密碼協(xié)議
18. 2. 4 TCP Wrappers
18. 3 系統(tǒng)日志
18. 3. 1 什么是系統(tǒng)日志
18. 3. 2 檢查日志文件
18. 3. 3 系統(tǒng)日志配置文件
18. 3. 4 監(jiān)控系統(tǒng)訪問
18. 4 小結
第19章 用NFS共享UNIX文件
19. 1 NFS概述
19. 1. 1 為什么使用NFS
19. 1. 2 NFS守護進程
19. 1. 3 遠程過程調用(RPC)協(xié)議
19. 2 設置NFS服務器
19. 2. 1 啟動和停止NFS服務
19. 2. 2 輸出文件系統(tǒng)
19. 2. 3 輸出文件系統(tǒng)的規(guī)則
19. 3 設置NFS客戶機
19. 3. 1 使用mount命令
19. 3. 2 啟動和停止NFS客戶機
19. 3. 3 NFS文件系統(tǒng)疑難解答
19. 4 使用自動安裝程序
19. 4. 1 自動安裝程序中的映像文件
19. 4. 2 啟動和停止自動安裝程序
19. 5 關于打印共享
19. 5. 1 配置一個本地打印機
19. 5. 2 配置一個遠程打印機
19. 5. 3 在Open Window環(huán)境使用打印機
19. 5. 4 網絡打印與網絡打印機
19. 6 小結
第20章 用SAMBA和Netatalk同PC和Mac共享文件
20. 1 Windows和MacOS的文件共享
20. 1. 1 NetBIOS和服務器信息塊SMB
20. 1. 2 AppleTalk
20. 2 SAMBA
20. 2. 1 安裝SAMBA
20. 2. 2 配置SAMBA
20. 2. 3 配置高級服務器訪問
20. 2. 4 smb. conf文件配置選項
20. 2. 5 SAMBA的替代產品
20. 3 Netatalk
20. 3. 1 安裝Netatalk
20. 3. 2 配置Netatalk
20. 3. 3 Netatalk替換版本
20. 4 小結
第21章 管理電子郵件
21. 1 郵件服務術語
21. 2 電子郵件協(xié)議
21. 2. 1 SMTP協(xié)議
21. 2. 2 POP3協(xié)議
21. 2. 3 IMAP協(xié)議
21. 2. 4 MIME
21. 3 E-mail服務器軟件
21. 4 Sendmail
21. 4. 1 Sendmail的工作原理
21. 4. 2 Sendmail的配置
21. 4. 3 配置文件sendmail. cf
21. 5 Qmail
21. 6 小結
第22章 FTP管理
22. 1 FTP概述
22. 1. 1 什么是FTP
22. 1. 2 FTP內部命令及響應
22. 1. 3 一個FTP操作的例子
22. 1. 4 使用匿名FTP
22. 1. 5 GUI FTP客戶端程序
22. 1. 6 啟用FTP訪問
22. 1. 7 提高FTP的安全性能
22. 1. 8 疑難解答
22. 2 可供選擇的FTP服務器
22. 2. 1 WU-FTPD
22. 2. 2 Bero FTPD
22. 2. 3 Troll FTPD
22. 3 FTP服務器的高級配置
22. 3. 1 啟動ftpd守護進程的參數
22. 3. 2 限制用戶的訪問
22. 3. 3 根據服務器的負載限制用戶訪問
22. 3. 4 基于安全考慮限制用戶訪問
22. 3. 5 限制用戶操作
22. 3. 6 創(chuàng)建和管理用戶組
22. 3. 7 向用戶顯示信息
22. 3. 8 記錄系統(tǒng)日志
22. 3. 9 限制上載
22. 4 小結
第23章 Web服務
23. 1 HTTP協(xié)議介紹
23. 1. 1 HTTP請求
23. 1. 2 HTTP響應
23. 1. 3 CGI公共網關接口
23. 1. 4 FastCGI
23. 1. 5 Servlet
23. 2 安裝Apache
23. 2. 1 如何獲得Apache
23. 2. 2 在編譯安裝以前要考慮的事項
23. 2. 3 配置. 編譯. 安裝Apache
23. 2. 4 測試Apache
23. 3 配置Apache
23. 3. 1 全局配置
23. 3. 2 面向服務器的配置
23. 3. 3 虛擬主機配置
23. 3. 4 完整的httpd. conf文件
23. 4 小結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