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行政管理或決策者的單一視角來審視政策現(xiàn)象和政策過程,構筑政策科學的理論體系,只見決策權,忽視公民權,這是迄今為止國內外政策研究領域的普通傾向。本書以依法治國和決策科學化、民主化、制度化為總的指導思想,以一種相對超脫的學術立場,采取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雙重視角,來觀照、檢討各種政策現(xiàn)象和政策過程,對公共政策學領域的許多基礎性、前沿性問題作了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探索,對國際國內諸多權威觀點提出了學術性挑戰(zhàn)。書中首次將公共政策定義為國家和政黨等政治組織為了解決某些社會問題,分配和調節(jié)社會利益,引導和規(guī)范社會公眾的社會行為而采取的系統(tǒng)措施和行動;首次提出并論證了公共政策學的研究對象是公共政策的功能機制和運行規(guī)律,其研究核心則是政策決策、政策執(zhí)行與政策接受;公共政策是政策文化文本和政策行為的有機統(tǒng)一;社會公共并非政策客體,而是主體,即政策性主體;公共政策的客體是能滿足主體需要并受到公共政策確認和調整的客觀現(xiàn)象,包括社會問題、社會資源和社會行為。此外,書中還對幾種常用經濟政策手段作了較為深入而扼要的廉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