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論 在歷史與未來之間
一、利益問題的理解環(huán)境
二、研究方法與基本結論
三、概念用語及其相關學科
四、本書的結構
第一章 利益關系:歷史的建構
一、走出生存經濟:個人如何成為經濟主體?
二、進生產方式交換經濟:人們是如何實現(xiàn)互利的交換的?
三、市民社會與國家的分離與重組:以個人為中心實現(xiàn)資源的普遍流動
第二章 利益概念:一個觀念史考察
一、謀利行為與道德動機:最初的分裂
二、個人以及作為行為動機的利益:文藝復興運動及其自我否定
三、從自私的情感到傳大的共謀:走向戾蒙哲學的利益觀
第三章 對若干基本概念的清理
一、從經濟關系到利益動機:兩類經濟學論據
二、個人利益及其關系結構:從利益關系到權利關系
三、市場經濟條件下利益關系的制度性安排,實現(xiàn)多種形式的利益轉變
四、利益原則的特征與基本原理
第四章 勞動及其本質關系——合法性分析之一
一、對勞動活動的分析
二、對交換關系的分析
三、對社會整體結構的分析
第五章 個人利益及其實現(xiàn)——合法性分析之二
一、關于利益概念的分析
二、關于利益關系及其發(fā)展過程的分析
三、關于利益集團的分析
第六章 經濟、利益、社會:合理性設計的多重形式
一、何為合理性設計?
二、內容的合理性
三、形式的合理性
第七章 改革開放:中國社會和轉型與利益關系調整
一、一個國際比較研究綱要
二、兩種歷史發(fā)展 邏輯
三、制度整合與倫理邏輯整合:從制度到倫理的三重構
第八章 市場經濟條件下的企業(yè):利益關系與倫理關系
結束語 我們今天為什么要研究利益問題
參考文獻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