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養(yǎng)浩(1269~1329年),字希孟,號云莊,元代著名散曲家,兼長詩文。原籍山東章丘縣相公莊,祖父時遷歷城今張公墳村。初為山東東平學正,后任堂邑縣尹、監(jiān)察御史、禮部侍郎、禮部尚書、中書省參政等職。直言敢諫,曾因上書議論時政遭貶黜。至治元年(1321年)棄官還鄉(xiāng),以詞曲詩文自適,朝廷數(shù)召而不就。天歷二年(1329年),關中大旱,饑民相食,應召任陜西行臺中丞,致力救災,勞瘁而死。追封濱國公,賜謚“文忠”。一生為官清廉,著述頗富。散曲、小令風格豪放清逸。有《云莊類稿》、《三事忠告》、《云莊樂府》等傳世。墓區(qū)占地0.2公頃。封土現(xiàn)高1.9米,墓前有石供桌、石香爐,立明碑3通、清碑1通、石獅1對等。此外,尚有張氏親屬墓4座。墓地三面荷池環(huán)繞,東瀕小清河,白楊參天,濃蔭蔽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