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劃、實施、評價(PlanD0See),是經營管理的三步驟,一般人大都著重計劃與實施,卻忽略了最后一個步驟——評價。此點,尤以企業(yè)對廣告之實施為然。一般廣告主只知道投資廣告,認為廣告有助于產品行銷,所以,盲目地對廣告投資,一味地追求廣告創(chuàng)意,但花了大筆廣告費,究竟發(fā)揮多大效果,卻殊少過問。觀日本企業(yè)界,如果他的廣告代理商為他擬訂一個廣告企劃案,沒有“廣告評價”一項,必被痛斥一番,非僅如此,且對評價計劃,要拿出一套具體辦法,用什么方法去做事前事后的廣告效果測驗,要有一套詳細的評價計劃。效果預估也要有具體的數字,譬如一千萬的廣告投資,究竟能發(fā)揮多大效果,如果廣告的目的是推銷產品,那么,能賣出去多少產品,把廣告評價列為整個企劃案的焦點。的確,因為廣告評價是廣告實施后廣告效果好壞的憑借,它是廣告主對廣告投資所作的回饋。究竟什么是廣告效果,要為它作妥切地界說,實在不易。簡言之,廣告效果是廣告的投入和產出的一個過程,是廣告目的的結果。廣告目的如果為了提高知名度,那么,若干廣告費的投入能提高多大的知名度,投入是廣告費,產出是效果。如果廣告目的為了招徠顧客,那么,能招徠多少顧客。此一問題看來簡單,但實際上所牽涉的問題卻相當廣泛。如果廣告投資與廣告效果,其相關關系恰如傷風感冒和感冒藥的話那就簡單,譬如吃了傷風感冒就好了,但廣告效果并非如此簡單,花了廣告費卻不一定能馬上賣出商品,即或是商品賣出去了但并非純粹是廣告的力量。例如張三購買某商品,其訊息來源,可能是得自朋友的介紹,李四也購買了該一商品,其訊息的來源可能來自老板的推薦,這些影響均非廣告的直接關系。何況廣告效果具有極端復雜的特性。例如一般的消費大眾,看到某一廣告,并非馬上采取購買行動,今天的購買行動,可能由于累積多年的廣告印象。這樣一來,對于投資了若干廣告費,究竟能有多大的“產出”,那就難以計算了。但近年來由于廣告學術的不斷進步,關于廣告效果的研究,已有各種科學的途徑可循。而且把“廣告調查” (advertisingresearch)列為研究廣告學術的中心課題。著者濫竽廣告教育,多年來一直認為廣告調查一科,有待廣告學術界加強研究的必要,東吳大學企管系遂于1983年,首開“廣告調查”課程,原借此以激發(fā)廣告學術界和企業(yè)界,對廣告效果研究的重視。本書涵蓋廣告訊息調查、廣告媒體調查、廣告活動效果調查三大領域,其他更涉及電腦對廣告調查之應用,O&M廣告公司廣告調查方法等介紹,所獵涉之范圍相當廣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