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集的多數主題對《意識形態(tài)與烏托邦》既是深化也是補充:不斷分化的現代社會和統(tǒng)一精神秩序的崩潰導致了相互沖突的立場和懷疑主義,進而使知識社會學得以可能;在自我欺騙的絕對主義和自我毀滅之間尋求妥協;在思想史領域的社會學嘗試,把思想模式與競爭和代現象聯系起來;實現視角“綜合”的可能性和方式;在科層制的日益嚴密、烏托邦走向終結和大眾民主化的過程中,知識分子是否能保持“相對疏離的”社會位置。這些主題在被稱為“后現代”的今天仍具有其生命力;與此同時,北美和西歐的社會文化理論發(fā)展的新方向以某種方式印證了曼海姆寬泛的研究理路。因此,重讀曼海姆會使我們感覺到:曼海姆仍然是我們的同時代人。目錄:●《當代學術棱鏡譯叢》總序●中譯本序第一部知識社會問題●問題的位系●理論立場●現代現象學立場的知識社會學(馬克斯·舍勒)●動態(tài)立場的知識社會學第二部代問題●現今的問題狀況●社會學視角中的代問題第三部作為文化現象的競爭第四部知識階層問題:對其過去產現在角色的研究●社會群體的自我發(fā)現●知識階層的社會學理論綱要●如何確定社會群體·●知識階層的類型●當代知識分子●知識階層的歷史角色●知識分子的自然史●知識階層的當代狀況第五部精神社會學導論●對問題的初步思考●錯誤和正確的歷史和社會概念●正確的和不正確的精神概念●精神社會學概要●概要:作為研究領域的精神社會學若干說明人名索引主題索引譯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