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在前言中回顧了周原甲骨文自發(fā)現以來的研究狀況,對學者們多年來的研究作了充分的肯定,同時,對目前周原甲骨研究中存在的問題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作者指出,由于學者們在“王與周方伯”、“(冊口)周方伯”、“宗的位置”等問題上不同的理解,從而形成了周原出土甲骨“商人說”、“周人說”和“卜辭出于商人之手,記事刻辭出于周人之手”三種不同的觀點。此外,作者還詳細介紹了周原甲骨目前的保存狀況和保存地點。正文部分展示了周原甲骨的放大照片,清晰地顯現出周原甲骨文的本來面貌,它使學者在辨認周原甲骨文的同時,把研究引向深入。作者對原來被認定的300片甲骨重新進行辨認,提出H11:62、79等58片甲骨為非人工刻劃甲骨,當不屬于研究的范疇;H11:149、166等16片甲骨為刻劃的界欄和符號甲骨,其余的甲骨文當是研究的重點。另外,作者在參考性釋文中對過去的成果作了積極的肯定,并修正了因看不清楚造成的誤判。作者還將陳全方、王宇信、徐錫臺、朱歧祥四位學者的研究著作制成“周原甲骨文摹本著錄對照表”和“周原甲骨文釋文對照表”,以方便學者們查詢和辨別。最后附有周原甲骨研究文章目錄供學者們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