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由一組作家論組成的文學史著作。作者精心選擇了有代表性的十余位作家,行文又注意各家各篇之間的呼應與比較;將它們按歷史順序排列組合,也就較為完整地勾勒出20世紀三四十年代小說創(chuàng)作的歷史面貌及其發(fā)展線索。本書論述中注重時代內容、社會意義氣闡發(fā),藝術分析則兼重傳統(tǒng)淵源與外來影響,著者選擇了包括茅盾、巴金、沈從文在內的十三位具有代表性的現(xiàn)代小說家作為分析對象,對所論作品的意象特具敏感,往往以此作為其審美立秋的入手處,著者長于藝術感受的特點于此得到了很好的發(fā)揮。本書以作家論為基本架構,尤以有關路翎、張愛玲等的章節(jié),針腳細密。著者具有良好的文字能力,本書適應一般文學愛好者的閱讀水平,深入淺出,文字平易活潑,有較強的可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