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古國文化,流傳著大量民間傳說。隨著傳媒的發(fā)達,文藝的繁榮,大量民間傳說走進了千家萬戶,并沖出亞洲。傳說(含話說、戲說、神說、據說等)幾千年來,代代相傳、口口相傳,既有不同版本、內容各異的文字記錄,又有不同地方不同說法的口頭流傳,勢必與原有事實產生偏差,甚至完全相左。事實(含正史、地方志、譜牒、考古文物、當事人證言筆記等)是客觀存在的。國家編正史、州縣纂方志、家族修譜牒,構成中國宗法社會歷史大廈三大支柱。上述史料,經過歷史的不斷釋證,不斷去偽存真,已日趨接近史實。此傳說不等于事實,編者根據自己掌握的有關史料和讀史心得,在浩瀚的民間傳說中篩選出80則歷史公眾人物的秘事、軼事、風流事,進行研究、對照、判斷、論證,編寫了這本書。本書共分五個大類:“子虛烏有,傳實各異”、“顛倒歷史,撥亂反正”、“真真假假,撲朔迷離”、“張冠李戴,一女多嫁”?!叭松窆簿?,千古留名”。力求對子虛烏有的美女西施、曹植七步詩。蘇州才子周文賓、楊門女將穆桂英等人的來龍去脈,給予詳細說明。試圖為萬人唾罵、譏諷嘲笑的漢末蔡伯喈、三國時蔣平、蜀漢魏延、明朝的陳世美等給予撥亂反正,并陳述平反的理由和事實。對張冠李戴的孟姜女、諸葛亮“空城計”、呂蒙正“飯后鐘”一一甄別,還史實真相。對寒食、端午節(jié)的由來、三公(關公、包公、濟公)、徐福、昭君等歷史人物的神化發(fā)展過程客觀陳述,希圖使讀者正確認識這些仍活在人們心中的神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