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認為,拋開四書五經和二十五史,地球照樣運轉,中國人照樣向前走。因為,我們乘坐的是汽車、火車和飛機,甚至有人搭乘宇宙飛船進行太空旅行,我們住的是鋼筋混凝土砌起來的摩天大樓,一打開開關液化氣燒水,微波爐做飯,……我們生活在現(xiàn)代社會之中。歷史已很久遠,現(xiàn)實在飛速發(fā)展,越發(fā)展,歷史離我們越遠,歷史遺產在現(xiàn)實社會中的價值則越來越小。這是一個明顯的認識誤區(qū)。首先,它割斷了現(xiàn)實與歷史的關系,今天是由昨天發(fā)展而來的,沒有昨天,今天就無從談起。人類是從洪荒蒙昧時代的鉆木取火、刀耕火種一步步發(fā)展到今天的核能火箭。孩子長大可自成家業(yè),但不能割斷和否認與母親的血緣關系。二,就中國的現(xiàn)實情況看,古代優(yōu)秀文化仍然薪燼火傳,在現(xiàn)實社會中與時俱變,大放異彩。不說別的,僅文物旅游景點的門票收入每年就達數(shù)百億元,還不包括古代科技成就的改進應用所帶來的直接經濟效益。這是從物質文化層來分析的,還應有精神文化層的意義,后邊我們將重點來說明這個問題。乾陵及其陪葬墓的年接待量超過50萬人次,經濟收入1500萬元以上,其宏大的石刻、色彩鮮艷場面生動的壁畫、精美絕倫的器物、陵墓區(qū)無以倫比的氣勢都令海內外客人流連忘返。三,人類區(qū)別于一般動物的顯著標志在于,人類對與自己命運相關的一切領域都有極大的興趣,不惜花費時間和精力去探索,向過去和未來兩個方向不斷延伸進行探索。從這層次上講,對歷史空間的思索和探尋是人類的特點和本能的需要。下邊,我們想就歷史人物的精神文化的現(xiàn)實價值談一點想法。歷史是由人創(chuàng)造的,人是世界上最寶貴的動物,離開了人。一切事情都無從談起。歷史也就是人類活動的一個接一個的過程。在中國,這個過程一直沒有斷,研究和探討人的活動過程、思維方法、心理活動、行為規(guī)范……與人關系密切的一切都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我們在撰寫這本小書時候常常受到歷史人物的激勵,深深地為他們高貴的人格魅力所折服,被他們的智慧所征服,被他們的勇敢和視死如歸的精神所感動。我們深深地感到,歷史上的杰出人物都有高遠的人生境界。不少英雄豪杰雖在動蕩的歷史歲月中茍全性命,但他們懷瑾握瑜,窮目益堅不墜青云之志,處江湖之遠不忘憂國憂民。許多杰出的政治家敢于為民請命,為實現(xiàn)救國救民的偉大抱負不惜觸犯天顏,甘冒舍命丟官之險,為正義、為進步、為天下之公器,他們不為金錢和地位所利誘。他們在死亡面前所表現(xiàn)出來的從容風度至今使我們從心靈深處受到深深的震撼。本書所敘述的李世勣、劉仁軌、裴炎、裴行儉、狄仁杰等人還鮮活地存留于我們記憶之中,其英雄業(yè)績、豪言壯語在我們內心世界常碰撞出智慧的光芒。他們是一個王朝得以正常運轉的轂軸,也是我們這個民族不斷取得歷史性進步的堅強脊梁。我們通過撰寫此書,有了一個強烈的感受:歷史研究的一項現(xiàn)實意義是,發(fā)掘歷史人物閃射光華的東西,并進行弘揚和宣傳,借鑒學習。雖然他們的世界觀和信仰與我們不同,他們還處在以個體小農經濟為支柱的農業(yè)文明時代,但他們能夠認清歷史發(fā)展的正向價值和意義,竭忠盡智地為國家社稷計,為黎民百姓計,一點一滴引領和推動歷史向前發(fā)展,他們獻身歷史的偉大情懷和精神在今后很長一段時間內還值得人們學習繼承。 今天從昨天走來,向著明天走去。昨天已決定了今天,今天同時又孕育著明天。自從盤古開天地,中國歷史的腳步,一刻未停地向前邁進。人創(chuàng)造了歷史,同時也創(chuàng)造了自己,認識歷史進步的正向價值,并創(chuàng)造條件積極進取,才是歷史的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