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書共十二章,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經濟效益審計的理論,包括基本理論、審計程序特點和審計評價標準三章;第二部分是經濟效益審計的實務共九章,包括宏觀經濟效益審計實務(一章)、企業(yè)微觀經濟效益審計實務(五章)、項目微觀經濟效益審計實務(二章)和非經營性組織經濟效益審計實務(一章)。本書有以下特點:(1)明確提出檢查公共資源責任是現代政府經濟效益審計的基礎(第一章),并相應地將政府績效審計方法、程序和案例列入宏觀(中觀)經濟效益審計(第四章);(2)將降低組織經營風險作為經濟效益審計的目的,與幫助組織提高經濟效益目的相并列,這在國內同類教材中屬首創(chuàng);(3)對風險評估結果、重要性判斷和謹慎原則等現代審計的研究成果在經濟效益審計中的使用進行了探索(第二章);(4)企業(yè)經濟效益審計的評價標準力圖與現行國家有關法規(guī)(如國有資本金效績評價規(guī)則等)相符合(第三章);(5)增加企業(yè)資本運營效益審計(第六章)、理財開發(fā)項目的效益審計(第十二章),使本書的內容更加符合對當前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各種經濟行為評價與決策的需要;(6)涉及企業(yè)內部經營審計和管理審計的內容,大量參照國際內部審計師協(xié)會(IIA)的有關標準和資料,以促使我國的企業(yè)內部審計與國際接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