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的出現和發(fā)展對人類的日常社會生活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原有的社會結構、社會行動方式以及社會分層在網絡的沖擊下都發(fā)生了變化。隨著網絡的逐步推廣和普及,網絡社會交往將呈現出向日常社會交往回歸的趨勢,逐步成為人類社會生活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不管網絡生活有多么豐富多彩,也不論網民之間的交往信任程度有多么高,網絡必須面對的一個現實就是同人類的日常生活之間的不可分割。由于網民同日常生活不可分離,網民的行動不可能一直脫離現實生活而在虛擬的網絡空間中馳騁,其中的多數必將轉到現實社會生活中來。貴州人民出版社出版這一套介紹網絡社會的叢書是一個很好的創(chuàng)意,它不僅選擇了一個嶄新的視角,而更為重要的是,它選擇了一個特殊的出版時機。眾所周知,關于網絡經濟,我們今天面臨著對它重新評估的問題。因為僅僅就在昨天,不少網站還在以最顯跟的方式和最誘人的語調問:“今天你上網了嗎?”它們把上網比作每日三餐,似乎一天不上就“餓”得慌。而今天,媒體們在它們最顯著的位置以最醒目的標題對不同的網站問:“今天你破產了嗎?”似乎網絡經濟已經走向了末日。媒體的這種態(tài)度無可厚非,因為它本來就是直接圍繞社會生活現象的波動而起伏的。但是,這對于我們認識網絡社會以及它對我國政治、經濟、文化甚至百姓們日常生活的影響并沒有提供太多的東西,甚至還造成了一些障礙。網絡社會可能離我們的生活確實還比較遠,因為中國尚處在不發(fā)達國家的位置,但我們并不能因此就忽視對它的認識。中國目前擁有世界上最為發(fā)達的三大基礎通信網絡之一和最為發(fā)達的有線電視網絡,擁有世界上最多的無線通信用戶和全球最大的市場潛力。在全球化條件下,中國的信息與通訊基礎設施發(fā)展迅速,相關產業(yè)和經濟運行方式日新月異,與世界的關系也越來越緊密。這一切,必將使中國融入全球網絡社會的進展大大加速,從而快步走進網絡時代。正因此,我國政府也一直重視這個方面的問題,專家學者們的研究也亦步亦趨地緊跟世界潮流??梢哉f,能否在未來全球網絡社會中占據一個重要的位置是中華民族振興和繁榮的標志,而這一點取決于我們今天的認識和選擇。網絡經濟的當前挫折不應該成為人類沮喪的理由,而正好是人們反思過去操作失誤和從根本上理解網絡社會的一個良好契機。因為,這種挫折在最直接意義上也是人們認識欠缺和選擇失誤的后果。例如,早就有西方學者對充斥媒體的“信息崇拜”作過評論。他們強調:不負責任的未來學是一個庸俗的社會科學、星期日副刊通俗文學和預言的笨拙的混血兒。其特點是輕松愉快地描述未來世界,并把這種廣告宣傳抬高到學術研究的水平;“通篇充斥著迎合時好的言語、荒唐可笑的陳詞濫調和駭人聽聞的大驚小怪,華而不實和誘人預言比比皆是。”當然,我們現在的問題不是簡單地采取某種批判的立場,而是需要保持足夠的清醒。只有這樣,在新的一波網絡高潮來臨之際,我們才能夠從容應對。應該說,這便是這套叢書立意高明的地方。網絡社會是一個大的課題,它也需要不同的人來關心。這套叢書各個論著所討論的問題可能并不全面,它也不可能適合所有人的口味,但是我們相信,它將進一步促進人們對網絡社會的思考。在當前社會經濟轉型之際,我們需要從不同的角度來考慮問題,從不同的思考中汲取有益于自己的東西。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對整個社會健康成長作出自己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