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感一個新的男女世紀的開始……愛情道具的革命-手機、電腦等的普及,讓男女關系發(fā)生劇變。作者在東京行腳二十年,以其敏銳的觀察,精確描繪出生活在東京的都會男女對物與欲的沉溺而無法自拔,卻又樂此不疲的種種面貌,每每碰觸到你我的神經,充滿令人意想不到的文化趣味。作者簡介:劉黎兒一九五六年生于臺灣基隆,臺灣大學歷史系畢業(yè)后進《工商時報》,一九七九年任臺灣《中國時報》記者,一九八三年赴日,現(xiàn)為《中國時報》駐日特派員,東京行腳二十年,以“黎婉”筆名為香港某月刊專欄執(zhí)筆十年,亦為“日本RADIO短波”節(jié)目評論員及《東洋經濟》等雜志作家。在這一本性與食物的生活觀察書中,劉黎兒早早發(fā)現(xiàn)一大批人口集體衰退造成的現(xiàn)象。她發(fā)現(xiàn)了日本泡沫經濟消失后,挫敗下來的嬰兒潮男性,更發(fā)現(xiàn)了因為男性的挫敗與漸漸老化,而突然退讓出來的新女性掙脫空間。她的男性朋友寺田(50歲)育:“有時覺得體力大不如前時,便會擔心自己的將來是否只是人生的余日而已。”長瀨說:“年輕時只對動物感興趣,現(xiàn)在不動的植物便能滿足我。”而她的女性朋友裕子說:“尋找另一個自己,一定要恢復當女人的驕傲!”千壽子則說:“讓中年男人不要自覺只要身為男人便能不可一世至死,男人的老相其實比女人丑陋多了!”在《東京·愛情·物語》里,中年男人不倫之愛的臺詞是:我們的邂逅來得太遲了?!倍藙t是:“我是那時的千加子,你還記得嗎?你逐漸老化,我還是當年的我呢!”或者這樣看吧,在這本書里,日本男人微弱地呻吟:“我存在嗎?”而女人則干干脆脆聲明:“我存在!”目錄:“我存在嗎?我存在!”、風花雪月好威風、性別、飲食、文學、情欲、時尚、附錄、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