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根據國家教育部頒發(fā)的《自然辯證法概論教學要點》,廣泛吸取了國家教委社科司組編、肖海濤教授主編、陳文林教授主編、許為民等編著的多種版本自然辯證法教材的研究成果,融入了各位參編教師的教學成果,由主編擬定提綱、作者合作編寫而成。面對新世紀,依據科學技術和社會發(fā)展的新形勢和新特點,本書在吸收有關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在體系結構和內容等方面進行了一些調整和探索。自然辯證法的學科內容由辯證唯物主義的自然觀、科學技術方法論和科學技術觀三部分組成,三部分內容形成三篇。在自然觀篇中,主要是根據系統(tǒng)科學的理論和觀點對有關內容作了充實和深化。在科學技術方法論篇中,把經驗方法(科學觀察與科學實驗)獨立為一章;把理論方法(科學抽象、思維。假說和理論)綜合為一章;把數學方法和系統(tǒng)科學方法歸入(橫斷科學方法)一章。在科學技術觀篇中,把科學技術發(fā)展的內在矛盾運動和外部社會條件放入一章,探討其動力學機制;把科學技術的社會功能和負面作用放入一章闡釋,探討其社會價值觀;增加一章探討科學技術與人類價值的關系,在認識科學技術的精神氣質和理性方式的基礎上,進一步探討科學技術對人類文明體系影響的二重效應以及當代科學家和工程師的社會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