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經過了從留學盲到留學通的成長過程,深深了解申請過程的繁雜和艱辛,真可謂“申請難,難于上青天”。在申請以前,大家都認為天底下不會有比背單詞、考GRE更難的了,殊不知所有這些考試和準備工作與申請相比就都是小巫見大巫了??荚嚶铮硬涣恕扒趭^”二字,我只要玩命地上著新東方的班,背著俞敏洪的書,大不了再多考上它幾次,怎么也能考個2200分。但申請可就不一樣了,這里面的門道多著呢,情況復雜著呢,遠不是“勤奮”二字可以應付得了的。更糟糕的是,絕大多數(shù)同學在抱定了出國的主意后首先想到的就是如何考高分,根本沒有想過后面的申請過程,殊不知美國教授們最為看重的并不是GRE和TOEFL高分(當然,分數(shù)是必須要有的,而高分是有競爭力的),而是其他許多東西的總合,比如personalstatement、推薦信、大學成績單,而學校和專業(yè)的選擇也會決定你是否能成為幸運兒。在這本書里,我不再向大家噦嗦該如何如何斟酌personalstatement或推薦信的措辭,該如何如何回答簽證官的問題(關于這些方面的書市面上已有不少了),我要告訴大家的是整個申請過程的具體步驟和基于自身經歷的經驗教訓,希望對后來者有所幫助。雖然這本書主要是寫給那些已經考完了試,準備著手申請工作的同學的,但對那些尚未走到這一步的同學也是有啟發(fā)意義的,既然你已經選擇了這條不歸路,早晚也得開始申請,所謂知己知彼,百戰(zhàn)百勝嘛。有的同學認為申請是考試之后才需要考慮的事情,這種觀點基本來說是正確的,學習時就要全身心投入。但了解一些也不是壞事,一來可以讓你心里有點底,二來也可以減輕考試壓力(讓你知道考試只是萬里長征的第一步,遠非決定性的一步)。大家也可以考慮開始做一些后續(xù)工作,因為如果不對整個申請過程早早有個大致的了解,在時間和金錢上都可能吃虧。比如,在準備考試的時候就可以開始打算到底申請什么專業(yè),并打聽打聽這樣的專業(yè)好不好申請,雖然考試的結果可能會改變你最初的決定,但早做打算總比到后來來不及了要好。再比如,有的同學可能不知道,在參加GRE或TOEFL考試時,ETS(美國教育考試中心)可以免費幫你把分數(shù)寄給四個學校,所以如果你在考試之前就確定下了專業(yè)甚至學校,就可以省一些寄分數(shù)的錢了,要知道,價格可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