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周之良我國素有禮儀之邦的美譽。尚禮之風流傳百世,對于提高人的素養(yǎng),促進社會的和諧、文明與繁榮,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禮儀是一種功能奇特的溶劑,在各種人際之間,化解可能化解的矛盾,協調可能協調的關系,使人心得以凝聚,使人品得以升華。我并不認為它是無所不能的,但它是人人都需要的,是社會生活各個領域中無處不在的。禮儀與文明同在,美與善相輔相成。古人說:“美與善同意”,這是寓意很深的教育思想。培養(yǎng)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四有”新人,立意要高,起點要實,這兩者之間是有辯證關系的。從禮儀教育入手引導學生學會做人,在社會生活中準確地定向定位,進而逐步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思路是正確的,是符合教育規(guī)律的。多年來。我和許多教育界的同仁一樣,主張在學校開設禮儀課程,但是做起來很難。首先是難在教材難編。近日閱讀李莉主編的《實用禮儀教程》一書,頓覺耳目一新。這本書,體系比較合理,內容比較豐富,理論論述與實用技巧結合,知識傳授與情感熏陶并重,文字和事例亦很生動活潑。我相信,它會使這門課的學習者,愉快地得到心靈之凈化,行為之美化。這本教程的編寫是具有創(chuàng)新性的,它立足校園,著眼社會,其影響將是十分廣泛的。初讀書稿,受益匪淺,故樂為之序。2003年早春于北京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