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周禮注
02禮記批注
03教化儒學的思想歷程
04讀相臺五經隨筆
05月令采奇(外六種)
06話說周易
07魏晉南北朝易易學思想史
08周易藝術歌曲12首
09三字經 千字文 孝經(一函…
10孟子
(日)種村和史
學術史上有所謂漢學、宋學之分,與此大的學術風會相應,宋代《詩經》研究在《…
可購
(春秋)孔子
《論語詮解(全彩版)》立足于國學普及,將書目確定為傳統(tǒng)文化經典,這種考量…
劉余莉
《半部論語治天下》是根據中共中央黨校教授、倫理學專家、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傳…
邵晉涵(作者) 李嘉翼(注釋 解說詞) ?!?/p>
《十三經清人注疏:爾雅正義(套裝共3冊)》包括《爾雅正義.上》《爾雅正義.…
陳來
暫缺簡介...
楊祥民
暫缺作者
敖繼公《儀禮集說》十七卷,旨在辨明《儀禮》經、傳、記的區(qū)別,闡發(fā)鄭玄《儀…
明吳勉學精刻十三經是一九一一年以前刊刻且現存的專享一部白文十三經。所謂白…
王長華 著
《詩經》是*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的詩歌。《詩經》內…
陳望衡 著
《周易》的基本觀點是“唯變所適”。“適”不是消極的適,而是積極的適,在適…
羅吉芝 著
《大學·中庸》《大學·中庸》由蒲曉娟譯注《論語全解》…
顧永新 著
經學是中國傳統(tǒng)學術的核心和根基,作為其知識載體和表現形式——經學文獻可謂…
十三部儒家經典,是儒家文化的基本典籍。其地位之尊崇,是沒有其他的經典可比…
祝秀權
林美均
本書是繼《漢韻:林美均當代藝術作品集》之后,再一次用獨創(chuàng)的英文書法進行藝…
程繼紅 輯箋
書稿匯輯整理了《禮書通故》以外的黃氏父子禮學文獻,其中既有散見于文集中的…
張濤 編
《周易》為群經之首,是我國現存*古老的文化經典,是中華文化重要的源頭活水…
袁行霈
姜海軍
《宋代浙東學派經學思想研究》主要內容包括:永嘉“儒志、經行二子”的經學奠…
四書五經,是四書與五經的合稱,是儒家的九部經典著作?!八臅敝浮墩撜Z》、…
《尚書》意即“上古帝上之書”,相傳由孔子編撰而成,一直被視為中國封建社會…
《詩經(古典文學 精注精評)》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起初只稱為《詩》或《…
《大學》和《中庸》本是《禮記》中的兩篇,與《論語》、《孟子》合稱為“四書…
《論語(國學經典 全注全譯)》是中國古代儒家思想的一部重要典籍,是孔子弟…
王中江,李巍 編
本書為中國孟子研究院與北京大學高等人文研究院主辦的 “選擇理性、責任倫理…
彭吉軍 著
《《論語》話題結構研究》以原型性話題理論為背景,對《論語》話題進行專書研…
虞萬里,李偉國,潘星輝 著
《明經世文編》,共504卷,另有補遺4卷。由晚明陳子龍、徐孚遠、宋征璧諸人主…
賈海生 著
《儀禮要義》,中華禮藏?禮經卷?儀禮之屬之一種。 \n《儀禮要義》五十卷,…
喬通 評釋
作為極具代表性的儒家經典之一,《孟子》流布之廣,影響人心之深,遠非一般典…
(清)孔廣森 撰,張詒三 點校
《經學卮言》是清代學者孔廣森四部經學著作的合集,包括《經學卮言》六卷、《…
朱建亮
陳絅 整理,愛新覺羅·毓鋆 口述
本書是根據毓老師1980-1981、1988-1989、1999年在臺北天德黌舍、奉元書院講授…
本書為周禮之屬第二冊。本書稿所用底本為早的正經注疏合刊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