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文學藝術(shù)文學作品集外國文學作品集倫敦大瘟疫親歷記

倫敦大瘟疫親歷記

倫敦大瘟疫親歷記

定 價:¥19.80

作 者: (英)丹尼爾·笛福(Daniel Defoe)著;謝萍,張量譯
出版社: 內(nèi)蒙古人民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長篇小說

ISBN: 9787204068814 出版時間: 2003-06-01 包裝: 膠版紙
開本: 21cm 頁數(shù): 320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本書初版于1722年,在笛福的眾多作品中,《倫敦大瘟疫親歷記》的影響僅次于《魯濱遜漂流記》,在國外有眾多的版本,可不知道為什么一直沒有中文譯本。書中詳細描述了1665年倫敦發(fā)生大瘟疫期間的情況。在這次大瘟疫期間,倫敦死亡的人口超過了10萬人。書中所描述的一切,對于經(jīng)歷了SARS的我們來說,是如此地感同身受-瘟疫初現(xiàn)、政府從初期的反應遲緩到后來的認真應對,人們的恐慌,隔離,逃亡,人生的高貴,人性的淪喪,經(jīng)濟的蕭條直到瘟疫過后的喜悅。笛福為我們提供了一幅人類在瘟疫面前的全景圖。瘟疫是烈性傳染病的總稱,在所有傳染病中,傳染最的可能就是能夠通過飛沫傳播的疾病。1665年的倫敦大瘟疫就是能夠能過飛沫傳播的肺鼠疫,很不幸的是,SARS也是能夠能過飛沫傳播的瘟疫。這也就是我們的經(jīng)歷與三百多年前的倫敦人非常相似的原因。也許,科技的進步會使得我們在遭遇一次瘟疫時不至于造成很大的悲劇,但是,不能忘記的是,在人類的科技進步的同時,病菌也在演化,否則,不能解釋為何1918年爆發(fā)的大流感瘟疫造成的死亡人數(shù)會超過14世紀“黑死病”爆發(fā)時的死亡人數(shù)。我們沒有理由盲目樂觀。誰也不希望瘟疫爆發(fā),但一旦瘟疫再次爆發(fā),我們希望每個人都能像本書的主人翁那樣,在自己的記事本上寫下:倫敦在1665年發(fā)生了一場可怕的瘟疫,奪取了10萬人的生命。然而,我卻活了下來!

作者簡介

  笛福(1659或1660~1731)英國作家。生于倫敦。父親經(jīng)營屠宰業(yè)。笛福只受過中等教育,信奉不屬于英國國教的長老會教派。二十多歲時,笛福已是倫敦一個體面的商人,經(jīng)營過內(nèi)衣、煙酒業(yè)等等,到過歐洲大陸。1692年經(jīng)商破產(chǎn),不得不以其他方式謀生。他給政府當過情報員,設計過開發(fā)事業(yè)。他還從事寫作,早年以寫政論文和諷刺詩著稱,反對封建專制,主張發(fā)展資本主義工商業(yè)。1698年他發(fā)表了《論開發(fā)》,建議修筑公路,開辦銀行,征收所得稅,舉辦水火保險,設立瘋?cè)嗽?,?chuàng)辦女學等。1702年他在政論文《消滅不同教派的捷徑》中用反語諷刺政府的宗教歧視政策,由于文筆巧妙,開始未被識破,發(fā)覺后被捕入獄6個月,并受枷刑示眾。他受枷刑時散發(fā)了他的長詩《枷刑頌》,諷刺法律的不公,圍觀的倫敦市民把他奉為英雄。1704年至1713年,他為哈利主辦《評論》雜志,制造輿論,搜集情報。1719年笛福發(fā)表了他的第一部小說《魯濱孫飄流記》,大受讀者歡迎。接著出版了《魯濱孫飄流續(xù)記》。1720年他又寫了《魯濱孫的沉思集》。此后還相繼發(fā)表了《辛格爾頓船長》(1720)、《摩爾·費蘭德斯》(1722)、《杰克上校》(1722)和《羅克薩娜》(1724)等長篇小說以及《彼得大帝》(1723)等傳記。

圖書目錄

推薦
譯者的話:我們經(jīng)歷相同
1、瘟疫初降
2、世態(tài)百相
3、隔離與逃亡
4、恐怖的大坑
5、災難中的邪惡與痛苦
6、逃亡之路
7、風餐露宿
8、災難中的人們
9、看不見的瘟疫之手
10、瘟疫中的經(jīng)濟
11、劫后余生
后記:大師不應被遺忘的作品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