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644年,大明崇債十七年、大清順治元年、大順永昌元年。在這一年里—— 崇禎皇帝死了,北京城丟了! 吳三桂降了,山海關破了! 李自成逃了,北京城燒了! 順治皇帝進京了,中國改朝換代了! 就在這一年里,中國結束了大明朝二百七十六年的統(tǒng)治,開啟大清朗二百六十八年的基業(yè)。這是大翻地覆的一年,是終結一個世紀的紛爭戰(zhàn)亂后,開始步入國泰民安的另一新世紀的轉折點。 這一年,在中國,發(fā)生過許多令人震驚的大事;也出現(xiàn)了許多引人矚目的人物。每一件事、每一個人都值得在源遠流長的歷史長河中,受到后人關注。 每一件發(fā)生的事,在當時雖然感到突兀,但從歷史的角度來看,卻是其來有由,是故事,是沿襲。“歷史會重演”,當然,歷史永遠在重演,過去如此,今后也如此。因為,歷史是人創(chuàng)造的。而從古至今,極少數(shù)人會以歷.變?yōu)殍b,從歷史中吸取教訓。于是,歷史就不斷在重演。 在歷史舞臺上出現(xiàn)的人物,毋論其聰慧愚頑,賢否勇懦,只要他能留下足跡,都有一個特征,就是“私欲”特強,沒有超乎常人的強烈“私欲”,是不可能在歷史中留下痕跡的。 “私欲”有多種,有善有惡。最習見的有兩種,一曰知識;一口權力。前者是善,后者則是惡。古今中外的大哲先賢,屈指可數(shù);而千百年來的歷史,則是人追逐權力的一本流水賬。 權力的侵蝕,猶如《圣經》中魔鬼的試探。 在開始追求權力時,它明白地給予你聰明、智慧。勇氣、信心。但當你品嘗和吸取了權力滋味后,它就在無形中灌輸給你貪婪、橫暴、愚昧、專制、盲目、驕傲。權力膨脹到極點時,所得到的則是孤獨、煩惱、憂愁、恐懼。最后就是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