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總體上看,本書是把審計判斷置身于社會經濟環(huán)境中,從系統(tǒng)論的視角把審計判斷作為審計人員、審計任務和環(huán)境互動的過程加以研究。在以前的研究中,基本上是把審計人員當做一個孤立的要素研究其判斷行為,即使有很少的研究涉及到了任務和環(huán)境,也都是把它們單獨加以研究。本書認為審計判斷是人、任務和環(huán)境互動的結果,并以此展開本項研究。在研究過程中,本書充分借鑒和運用了系統(tǒng)論、經濟學、心理學、計算機科學等學科的理論和方法:運用經濟學的信息不對稱理論分析了審計判斷產生的原因;運用經濟學中的博弈論的方法分析了審計判斷過程中審計人員與被審計單位的博弈;運用經濟學中的期望效用理論分析了審計人員的審計判斷;運用心理學中的社會學習理論研究了審計判斷要素及其與環(huán)境、審計判斷的互動過程;運用計算機科學中的專家系統(tǒng)理論和方法研究了審計判斷專家系統(tǒng)問題。本書的總體研究思路是:在明確了審計判斷性質的基礎上,以審計判斷的構成要素——人和任務及其環(huán)境為切入點,展開進一步的研究。首先對與此有關的審計判斷的基本理論進行了探討,包括審計判斷的分類、審計判斷定位、審計判斷過程的經濟學分析;而后進一步研究審計判斷過程和方法,主要包括審計判斷模式,審計判斷的原則、標準和方法,審計判斷的實際應用,審計判斷的輔助工具等;在經過一定的判斷過程之后,最終要表現(xiàn)為一定的判斷結果,因此,緊接著對作為審計判斷結果的審計判斷績效及其影響因素進行了研究;在審計判斷過程中偏誤的發(fā)生在所難免,進而又對審計判斷偏誤的表現(xiàn)、成因及對治措施進行了研究;其后研究了我國注冊會計師的審計專業(yè)判斷問題,在對我國注冊會計師審計判斷狀況問卷調查結果分析的基礎上,提出了具體的改善措施;最后形成了本書的研究結論,并指出了需要進一步研究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