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論
第一篇 經絡腧穴
第一章經絡總論
第一節(jié) 經絡的概念與組成
一、經絡的基本概念
二、經絡學說的形成和發(fā)展
三、經絡系統(tǒng)的組成與作用
第二節(jié) 標本根結氣街四海~
一、標本
二、根結
三、氣街
四、四海
第三節(jié) 經絡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反應
一、生理功能
二、病理反應
第四節(jié) 經絡的臨床應用
一、診斷方面
二、治療方面
第二章 腧穴總論
第一節(jié) 腧穴的命名與分類
一、腧穴的概念
二、腧穴的命名
三、腧穴的分類
第二節(jié) 腧穴的主治作用
一、近治作用
二、遠治作用
三、特殊作用
第三節(jié) 腧穴的定位方法
一、骨度分寸法
二、體表標志法
三、手指同身寸法
四、簡便取穴法
第四節(jié) 特定穴
一、五輸穴
二、原穴、絡穴
三、俞穴、募穴
四、八脈交會穴
五、八會穴
六、郄穴
七、下合穴
八、交會穴
第三章 經絡腧穴各論
第一節(jié) 十二經脈
一、手太陰肺經(11穴)
中府 云門 天府 俠白 尺澤 孔最 列缺 經渠太淵 魚際 少商
二、手陽明大腸經(20穴)
商陽 二間 三間 合谷 陽溪 偏歷 溫溜 下廉 上廉 手三里 曲池 肘髎 手五里 臂懦 肩髃 巨骨 天鼎 扶突 口禾髎 迎香
三、足陽明胃經(45穴)
承泣 四白 巨髎 地倉 大迎 頰車 下關 頭維 人迎 水突 氣舍 缺盆 氣戶 庫房 屋翳 膺窗 乳中 乳根 不容 承滿 梁門 關門 太乙 滑肉門 天樞 外陵 大巨 水道 歸來 氣沖 髀關 伏兔 陰市 梁丘 犢鼻 足三里 上巨虛 條口 下巨虛 豐隆解溪 沖陽 陷谷 內庭 厲兌
四、足太陰脾經(21穴)
隱白 大都 太白 公孫 商丘 三陰交 漏谷 地機 陰陵泉 血海 箕門 沖門 府舍 腹結 大橫 腹哀 食竇 天溪 胸鄉(xiāng) 周榮 大包
五、手少陰心經(9穴)
極泉 青靈 少海 靈道 通里 陰郄 神門 少府 少沖
六、手太陽小腸經(19穴)
少澤 前谷 后溪 腕骨 陽谷 養(yǎng)老 支正 小海 肩貞 脯俞 天宗 秉風 曲垣 肩外俞 肩中俞 天窗 天容 顴髎 聽官
七、足太陽膀胱經(67穴)
睛明 攢竹 眉沖 曲差 五處 承光 通天 絡卻 玉枕 天柱 大杼 風門 肺俞 厥陰俞 心俞 督俞 膈俞 肝俞 膽俞 脾俞 胃俞 三焦俞 腎俞 氣海俞
……
第二篇 針法灸法
第三篇針灸治療
附錄
附篇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