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承疇是明末的重臣,他極力挽救黑暗腐朽的明王朝,但是由于朝政腐敗,導致了松錦戰(zhàn)役慘敗,最終被清軍所俘。面對清軍他忠貞不屈,但無可爭辯的歷史總趨勢猛烈撞擊他的心靈,最終降清。從而成為有名的千古貳臣。洪承疇,號亨九。福建南安人,明朝萬歷年間進士,曾任陜西布政使參政。崇禎時任陜西三邊總督,任太子太保、兵部尚書,監(jiān)督河南、陜西、山西、四川、湖南軍務。崇禎十四年因為清軍進逼明朝京都,調任薊遼總都,率領八總兵、兵十三萬,馬匹四萬,援助錦州,在松山地區(qū)與清軍會戰(zhàn),結果大敗,被俘獲至沈陽。崇禎帝以為他肯定以身殉國,為他建立祠堂,舉行預祭。而他卻心甘情愿地投降于清朝,隸屬于漢軍鑲黃旗。順治元年跟隨清軍入關,后來任總督軍務,鎮(zhèn)壓江南抗清義軍。順治十年受命胡廣、兩廣、滇黔,鎮(zhèn)壓各部的農民起義軍,到順治十六年攻占云南后回到北京。歷任武英殿大學士、五省經略等職。順治十八年康熙帝即位后退職。于康熙四年歸西,謚號“文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