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祥,這位二十多年前就脫離體制,默默從事田野工作的攝影家,性格內斂,內心卻蘊藏著一種不易察覺的堅韌和自信。他對生命有著獨特的理解。二十多年中,他像一個朝圣者,用雙腳撰寫靈魂的史詩。他的青春始終以色彩濃郁的鄉(xiāng)土背景為襯托。他讓我們看到了視力無法達到的遠方景象,看到自己命運的邊界并產生超越它的妄想。那些常年隱于我們視線之外的鄉(xiāng)民俚人,同樣是生活于現代之中,與我們分享著同樣的天空和陽光。他們的價值不在于讓現代人回到過去,更在于為文化多樣性提供了生動的實例。使旅行者永不厭倦的,不是文化形態(tài)的時間差,而是空間差。我們并不具有時間上的優(yōu)先權,我們的同情心充其量只是濫用的施舍。他們對民居村寨的精心建設、他們與自然環(huán)境的諧調關系,完全可以抵消現代生活閱歷賦予我們的那點虛妄的優(yōu)越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