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研究方法是教育工作者特別是正在攻讀學位的研究生非常關注的一門課程。作為一本概論型教材,本書不僅內容豐富,而且也兼顧了深度和實用性。其突出特點是:首先,作者對教育研究過程的介紹具有較強的系統性,也能結合習題培養(yǎng)讀者的實際操練能力。教育研究的步驟從確定研究問題開始,到查找文獻、設計方法、收集與分析資料,最后是結果的報告與呈現。這些步驟看似簡單,但實際操作并不容易。本書為研究的過程與步驟提供了詳細的說明,并通過實例將研究過程具體化。其次,本書討論了研究中應注意的法律準則、倫理道德準則、哲學準則和程序準則。這些準則的敘述清楚簡潔,可讀性強。隨著實證研究方法在我國教育研究中的廣泛運用,研究準則將引起日益廣泛的社會關注,研究者也急需運用準則來指導自己的研究活動。最后,本書介紹了8種類型的研究,并提供了與各種研究類型相對應的實際案例。本書強調要依據所要研究的具體問題來確定研究的類型,讀者在閱讀案例時應注意與研究問題相對應的研究方法。具體來看,書中的案例包括了教師的職業(yè)社會化、學生的學習與生活體驗(人種學研究);教師的流失情況(描述性研究);評分方式在大學里的演進歷程(歷史研究);初中生計算機水平與學業(yè)成績的關系(相關性研究);采用真實性評定方法提高學生的高層次認知能力(行動研究);小班教學效果(評價研究);提高職前教師自我概念的訓練方法(實驗研究);性別對職業(yè)自我效能感的影響(因果比較研究)。本書中的案例涉及到學生的學習與發(fā)展、教師的職業(yè)成長、小班教學及教師的職前培訓等多方面問題。這些問題不僅是教育研究中經常會涉及到的基礎性問題,也是我國當前教育改革中亟待解決的現實困難。從研究方法上看,案例的理論框架清晰明了,收集數據的過程規(guī)范完整,敘述方式平實簡潔,即使是缺乏專業(yè)訓練的讀者也能從中獲得啟發(fā)。通過閱讀案例,讀者可以細細體會研究的過程與步驟,了解報告研究結果的方法,并從中發(fā)現研究的局限與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