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軟件過程
1. 1 軟件開發(fā)的本質
1. 1. 1 軟件開發(fā)的不變事實
1. 1. 2 投入者
1. 1. 3 過程
1. 1. 4 建模語言和工具
1. 2 系統(tǒng)規(guī)劃
1. 2. 1 SWOT方法
1. 2. 2 VCM方法
1. 2. 3 BPR方法
1. 2. 4 ISA方法
1. 2. 5 三個管理層次的系統(tǒng)
1. 3 軟件生命周期的階段
1. 3. 1 需求確定階段
1. 3. 2 需求規(guī)格說明階段
1. 3. 3 體系結構設計階段
1. 3. 4 詳細設計階段
1. 3. 5 實現階段
1. 3. 6 集成階段
1. 3. 7 維護階段
1. 3. 8 軟件生命周期中的項目規(guī)劃
1. 3. 9 軟件生命周期中的度量標準
1. 3. 10 軟件生命周期中的測試
1. 4 軟件開發(fā)方法
1. 4. 1 結構化方法
1. 4. 2 面向對象方法
小結
復習題
第2章 需求分析基礎
2. 1 對象技術基礎
2. 1. 1 實例對象
2. 1. 2 類
2. 1. 3 關聯
2. 1. 4 聚合和組合
2. 1. 5 泛化
2. 1. 6 類對象
2. 2 分析建模中的學習指導
2. 2. 1 在線購物
2. 2. 2 用例建模
2. 2. 3 活動建模
2. 2. 4 類建模
2. 2. 5 交互建模
2. 2. 6 狀態(tài)圖建模
2. 3 案例分析的問題陳述
2. 3. 1 大學注冊
2. 3. 2 音像商店
2. 3. 3 關系管理
2. 3. 4 電話銷售
小結
復習題
練習題
第3章 需求確定
3. 1 需求確定的原則
3. 2 需求抽取
3. 2. 1 傳統(tǒng)的需求抽取方法
3. 2. 2 現代需求抽取方法
3. 3 需求協商和驗證
3. 3. 1 超出范圍的需求
3. 3. 2 需求依賴矩陣
3. 3. 3 需求風險和優(yōu)先順序
3. 4 需求管理
3. 4. 1 需求識別與分類
3. 4. 2 需求層次
3. 4. 3 變化管理
3. 4. 4 需求可跟蹤性
3. 5 需求業(yè)務模型
3. 5. 1 系統(tǒng)范圍模型
3. 5. 2 業(yè)務用例模型
3. 5. 3 業(yè)務類模型
3. 6 需求文檔
3. 6. 1 文檔模板
3. 6. 2 項目準備
3. 6. 3 系統(tǒng)服務
3. 6. 4 系統(tǒng)約束
3. 6. 5 項目的其他問題
3. 6. 6 附錄
小結
復習題
練習題
第4章 需求規(guī)格說明
4. 1 需求規(guī)格說明的原則
4. 2 狀態(tài)規(guī)格說明
4. 2. 1 為類建模
4. 2. 2 為關聯建模
4. 2. 3 為聚合和組合關系建模
4. 2. 4 為泛化關系建?!?nbsp;
4. 2. 5 為對象建模
4. 3 行為規(guī)格說明
4. 3. 1 為用例建模
4. 3. 2 為活動建模
4. 3. 3 為交互建模
4. 3. 4 為公共接口建模
4. 4 狀態(tài)變化規(guī)格說明
4. 4. 1 為對象狀態(tài)建模
小結
復習題
練習題
第5章 高級分析
5. 1 高級類建模
5. 1. 1 構造型
5. 1. 2 約束
5. 1. 3 注釋和標簽
5. 1. 4 可見性和封裝
5. 1. 5 導出信息
5. 1. 6 被限定的關聯
5. 1. 7 關聯類與具體類
5. 2 類層次
5. 2. 1 網絡的復雜性
5. 2. 2 層次的復雜性
5. 2. 3 包
5. 2. 4 BCE方法
5. 3 高級泛化和繼承建模
5. 3. 1 泛化和可代換性
5. 3. 2 繼承與封裝
5. 3. 3 接口繼承
5. 3. 4 實現繼承
5. 4 高級聚合和代理建模
5. 4. 1 將更多的語義放進聚合
5. 4. 2 聚合作為泛化的一種選擇
5. 4. 3 聚合和整體構件--一些僅供思考的材料
小結
復習題
練習題
第6章 系統(tǒng)設計基礎
6. 1 軟件體系結構
6. 1. 1 分布式體系結構
6. 1. 2 三層體系結構
6. 1. 3 數據庫編程
6. 1. 4 復用策略
6. 1. 5 構件
6. 1. 6 部署
6. 2 協作
6. 2. 1 協作表示法
6. 2. 2 協作圖
6. 2. 3 序列圖與協作圖
6. 2. 4 用例的實現
6. 2. 5 操作的實現
6, 3 設計建模的學習指導
6. 3. 1 包設計
6. 3. 2 構件設計
6. 3. 3 部署的設計
6. 3. 4 協作的設計
小結
復習題
練習題
第7章 用戶界面設計
7. 1 界面設計作為一個多學科的活動
7. 2 從界面原型到實現
7. 3 以用戶為中心的界面設計方針
7. 3. 1 用戶控制式
7. 3. 2 一致性
7. 3. 3 個性化和客戶化
7. 3. 4 寬容
7. 3. 5 反饋
7. 3. 6 審美和可用性
7. 4 界面窗口
7. 4. 1 主窗口
7. 4. 2 輔窗口
7. 5 窗口之間的依賴關系
7. 5. 1 文檔與視圖
7. 5. 2 單文檔界面
7. 5. 3 多文檔界面
7. 6 窗口導航
7. 6. 1 構造型窗口導航的活動圖
7. 6. 2 窗口導航圖
小結
復習題
練習題
第8章 數據庫設計
8. 1 永久數據庫層
8. 1. 1 數據模型
8. 1. 2 映射對象到數據庫
8. 2對象數據庫模型
8. 2. 1 ODB建模原語
8. 2. 2映射到ODB
8. 3 對象關系數據庫模型
8. 3. 1 ORDB建模原語
8. 3. 2 映射到ORDB
8. 4關系數據庫模型
8. 4. 1 RDB建模原語
8. 4. 2 映射到RDB
小結
復習題
練習題
第9章 程序和事務設計
9. 1 設計程序
9. 1. 1 類的內聚和耦合
9. 1. 2 設計客戶枷服務器合作
9. 2程序導航
9. 2. 1 構造型程序導航的活動圖
9. 2. 2 程序導航圖
9. 3 設計事務
9. 3. 1 短事務
9. 3. 2 長事務
9. 4 雙向工程
9. 4. 1 客戶機程序的雙向工程
9. 4. 2 數據庫的雙向工程
9. 4. 3 從關系數據庫到對象關系數據庫的再設計工程
小結
復習題
練習題
第10章 測試和變化管理
10. 1 測試系統(tǒng)服務
10. 1. 1 走查
10. 1. 2 檢查
10. 1. 3 針對規(guī)格說明的測試
10. 1. 4 針對代碼的測試
10. 2 測試系統(tǒng)約束
10. 2. 1 用戶界面測試
10. 2. 2 數據庫測試
10. 2. 3 授權測試
10. 2. 4 其他約束的測試
10. 3 測試和變化管理文檔
10. 4 管理變化
10. 4. 1 提交變化請求
10. 4. 2 跟蹤變化請求
10. 5 可跟蹤性
10. 5. 1 對用例和用例需求的系統(tǒng)特征
10. 5. 2 對測試案例和測試需求的測試計劃
10. 5. 3 對文檔和需求的UML圖
10. 5. 4 對測試需求的用例需求
10. 5. 5 對故障的測試需求
10. 5. 6 對改進的用例需求
小結
復習題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