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論
第一章細胞膜的結構與轉運機能
1.1 細胞膜
1.2 細胞膜的成分與結構
1.3 通過細胞膜的物質轉運
1.4 入胞作用和出胞作用
1.5 細胞膜之間的連接
第二章 神經的興奮與傳導
2.1 生物的應激性與可興奮細胞和組織的興奮性
2.2 引起興奮的刺激
2.3 刺激的要素
2.4 興奮性的指標與興奮性的變化
2.5 生物電的發(fā)現
2.6 神經干的損傷電位與動作電位
2.7 神經沖動的傳導速度
2.8 興奮的膜學說
2.9 離子學說
2.10 神經沖動在軸突上的傳導
第三章 興奮在神經肌肉之間的傳遞
3.1 神經肌肉之間興奮傳遞的特點
3.2 終板電位與小終板電位
3.3 去極化-釋放耦聯
3.4 逆轉電位
3.5 乙酰膽堿受體與通道
3.6 神經肌肉接點突觸傳遞過程概述
第四章 肌肉的興奮與收縮
4.1 骨肌的結構與肌原纖維的亞顯微結構
4.2 肌肉收縮的肌絲滑行學說
4.3 興奮收縮聯
4.4 神經肌肉興奮過程概述
4.5 肌肉人的等張收縮與等長收縮
4.6 刺激強度.刺激頻率與肌肉收縮的關系
4.7 肌肉的械桿活動
4.8 肌肉的能量代謝
4.9 平滑肌的結構與機能特點
4.10 昆蟲的原纖維肌
第五章 消化與吸收
5.1 食物的消化與消化管的結構
5.2 消化管的運動及其調節(jié)
5.3 消化液的分泌
5.4 肖化液分秘的調節(jié)
5.5 小腸的吸收機能
5.6 肝臟的機能
第六章 血液的機能
6.1 體液與血液
6.2 血液的機能
6.3 血液的防御作用
6.4 血淮在維持機體內環(huán)境穩(wěn)定中的重要作用
6.5 紅細胞的凝集與血型
6.6 血液的凝固與纖維蛋白的溶解
第七章 血液循環(huán)
7.1 血液循環(huán)與哈維發(fā)現血液循環(huán)的歷史意義
7.2 血液循環(huán)的進化
7.3 心肌的與機能特性
7.4 心動周期的力學變化
7.5 心輸出量及其調節(jié)
……
第八章 呼吸
第九章 能量代謝與體溫調節(jié)
第十章 滲透調節(jié)與排泄
第十一章 內分泌-激素調節(jié)
第十二章 神經元的機能
第十三章 神經系統(tǒng)的感覺機能與感覺器官
第十四章 神經系統(tǒng)的運動機能
第十五章 神經系統(tǒng)的高級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