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與中國文化相互融合,極大地促進了兩者自身的發(fā)展,其中一些術語名相、人氏稱號、寺院庵堂、宗派教義、典籍詞章、法器儀軌、藝術建設、掌故公案,或源自印度,或經本土化充實、發(fā)展,業(yè)已成為人類思想文化寶庫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佛教在公元前后傳入中國,迄今已有近兩千年的歷史了。在這漫長的歷史時期內,佛教經過初傳、成長、成熟和結果等階段,逐漸由一種異已的外來文化變成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對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產生了很大影響。直到今天,我們提起“中國文化”時,還總是儒、道、佛三家并稱?!斗鸾涛幕倏啤肥珍浉黝惙鸾涛幕瘲l目5379條,內容分為17大類多數大類內又分成若干小類,具體包括流派、宗系、組織、機構、稱謂、制度、人物、事件、經籍、論著、教義、教理、術語、佛菩薩、羅漢、諸天、鬼神、禮儀、節(jié)日、習俗、工藝、法器、服飾、動植物、文體、典故、成語、比喻、建筑、名勝、雕塑、繪畫、書法碑銘、音樂、戲曲、舞蹈、體育、衛(wèi)生、食宿等?!斗鸾涛幕倏啤窏l目的釋文使用規(guī)范化的現代漢語。一條目有多種稱法時,則以一種為正文標題,其他采用“參見”方式?!斗鸾涛幕倏啤放溆胁噬澳撞鍒D。彩圖編在卷首,墨白圖排在部分條目釋文內。書前刊有漢字筆畫索引,書末附有“佛教文化年表”和“漢語拼音索引”、“分類目錄索引”,以供參考和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