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自然科學天文學/地球科學華北中新元古界油氣地質與沉積學

華北中新元古界油氣地質與沉積學

華北中新元古界油氣地質與沉積學

定 價:¥29.00

作 者: 趙澄林,李儒峰,周勁松著
出版社: 地質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油氣田 沉積學 元古代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116022638 出版時間: 1997-01-01 包裝: 平裝
開本: 26cm 頁數(shù): 253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內容提要本書以大量實測剖面和巖心分析為基礎,匯集了筆者多年從事燕山、太行山和南華北地面露頭及任丘古潛山中-新元古界的研究成果和油氣勘探資料,有目的地補做了沉積-儲層、層序地層學、碳氧同位素和有機地球化學等項分析測試,借鑒和引用了國內外中-新元古界研究的新理論、新觀點和新知識,討論了中新元古界地層和構造、沉積學及其相關問題、層序地層學,以及油氣地質特征和評價。本書可供廣大油氣地質勘探工作者,從事中-新元古界基礎地質研究的科技人員,以及高等院校有關師生的教學和科研參考。

作者簡介

暫缺《華北中新元古界油氣地質與沉積學》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目 錄
   前 言
   第一章 緒 論
    第一節(jié) 中、新元古界沉積學研究的進展
    一、典型陸表海環(huán)境中的潮汐-波浪沉積作用
    二、明顯的周期性沉積作用和韻律性
    三、正常沉積作用中的事件沉積作用
    四、從原核生物到真核生物的化學和生物化學沉積作用
    五、碳酸鹽巖巖石學及白云巖的成因機理
    六、硅質巖巖石學及層狀燧石巖的有機成因
    七、成烴及成藏條件
    第二節(jié) 中、新元古界沉積學研究的展望
    第三節(jié) 層序地層學及其在中、新元古界中的應用
   第二章 華北中、新元古代地層和構造
    第一節(jié) 燕山西段中、新元古界
    一、北京十三陵中、新元古界
    二、河北涿鹿黑山寺中、新元古界
    三、河北赤城古子房中、新元古界
    四、河北宣化下葛峪中、新元古界
    第二節(jié) 燕山東段中、新元古界
    一、地層概述
    二、地層界線接觸關系
    三、地層對比
    第三節(jié) 太行山中-北段中、新元古界
    一、地層綜述
    二、沉積間斷
    三、河北曲陽中、新元古界
    四、易縣-淶水中、新元古界
    五、太行山中-北段高于莊組對比
    第四節(jié) 華北南部中 新元古界地層
    一、地層分區(qū)
    二、地層劃分和描述(表2—10)
    三、地層對比
    第五節(jié) 華北中、新元古代構造演化
    一、構造運動的期次和性質
    二、構造運動和沉積作用
   第三章 華北中、新元古界沉積學
    第一節(jié) 沉積巖石學
    一、分類和命名
    二、巖石類型
    三、顆粒碳酸鹽巖
    第二節(jié) 沉積相分析
    一、沉積結構構造
    二、沉積相標志
    三、沉積相模式
    四、沉積相帶特征
    第三節(jié) 沉積后作用
    一、硅化作用
    二、重結晶作用
    三、膠結作用
    四、充填作用
    五、壓溶作用
    六、泥晶化作用
   第四章 華北中、新元古界與沉積學相關問題討論
    第一節(jié) 疊層石分類及環(huán)境意義
    一、疊層石分類
    二、顯微結構
    三、顯微結構與宏觀構造之間的關系
    四、疊層石的描述
    五、疊層石的環(huán)境解釋
    六、結論
    第二節(jié) 白云巖成因
    一、不同學者對原生白云巖存在的肯定
    二、中、新元古界原生白云巖存在的證據(jù)
    三、中、新元古界白云巖的成因解釋
    第三節(jié) 硅巖成因
    一、層狀燧石巖有機成因及其與油氣生成關系
    二、高于莊組原生成因燧石
    三、次生成因
    四、硅質來源
    第四節(jié) 角礫巖成因及分布規(guī)律
    一、名稱術語及類型
    二、巖溶角礫巖體地質特征
    三、裂隙角礫巖地質特征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