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醫(yī)學內科學實用藥源病學

實用藥源病學

實用藥源病學

定 價:¥80.00

作 者: 張憲安著
出版社: 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藥源性疾病

ISBN: 9787506710596 出版時間: 1997-01-01 包裝: 精裝
開本: 26cm 頁數(shù): 580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內容提要本書全面系統(tǒng)地闡述了藥源性疾病的定義、分類、發(fā)病機理、遺傳因素與藥物異常反應,藥源性疾病的診斷、治療和預防藥源性綜合征及藥物治療反應名詞解釋,藥物過敏反應及藥物過敏性休克的搶救與預防,藥物所致的皮膚、肺臟、心血管、胃腸、肝臟、腎臟、血液、神經精神、妊娠、胎兒、新生兒疾病及藥物誘發(fā)的腫瘤、藥物與性功能,藥物依賴性及輸液、輸血、輸氧反應,預防接種異常反應等的癥狀表現(xiàn)與防治對策。還論述了中西藥物合用的不良反應及藥物對臨床檢驗結果的干擾。書后附有藥品管理法,麻醉藥品、精神藥品管理辦法,藥品衛(wèi)生標準,老幼劑量折算表,毒劇藥劑量表,皮試藥物濃度覽表。本書是本全面系統(tǒng)論述藥源性疾病防治的專著,內容詳盡,實用性很強。供臨床各科醫(yī)師、藥劑人員、藥品研制及藥品管理監(jiān)督人員、大專院校師生閱讀,也確保臨床用藥安全有效、預防和診治藥源性疾病的工具書。

作者簡介

暫缺《實用藥源病學》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目 錄
   第一章 藥源病學概念
    一、藥源性疾病和藥源病學的定義
    二、藥源性疾病防治的歷史回顧
    三、藥源性疾病的危害及防治的重要性
    四、藥源性疾病的分類
    五、藥源性疾病的發(fā)病機理及臨床反應類型
    六、藥源性疾病發(fā)生的原因分析
    七、藥源性疾病防治的基本原則
   第二章 遺傳因素與藥物異常反應
    一、遺傳因素與藥物異常反應的關系
    二、單基因控制的藥物異常反應
    三、多基因控制的藥物異常反應
    四、某些遺傳病患者對藥物的異常特異性反應
    五、可能具有遺傳基礎的其它藥物異常反應
   第二章 藥源性疾病的診斷
    一、藥源性疾病診斷的基本原則
    二、病史及用藥史診斷
    三、體格檢查
    四、試驗診斷
    五、皮膚試驗
    六、“除激發(fā)”與“再激發(fā)”試驗
    七、血藥濃度測定
    八、運用“治療進程圖”確定引起不良反應的藥物
   第四章 藥源性疾病的治療
    一、去除病因,及時停藥
    二、加強排泄,延緩吸收
    三、利用藥物的相互作用減輕毒副反應
    四、解毒療法
    五、抗過敏療法
    六、脫敏療法
    七、局部療法
    八、皮質激素療法
    九、抗感染療法
    十、抗休克療法
    十一、對癥治療
    十二、支持療法
    十三、中醫(yī)中藥療法
   第五章 藥源性疾病的預防
    一、加強藥政管理,保證藥品質量安全有效
    二、加強新藥安全性試驗研究
    三、加強臨床藥學的研究與應用
    四、加強醫(yī)德教育,提高職業(yè)道德素質
    五、加強醫(yī)療衛(wèi)生單位用藥管理,確保醫(yī)療用藥安全有效
    六、提高醫(yī)療技術水平,正確認識藥物作用的二重性
    七、堅持合理用藥,切忌濫用藥物
    八、聯(lián)合用藥注意事項
    九、藥物預防
    十、加強醫(yī)藥科普宣傳,提高患者行為的遵醫(yī)率
    十一、運用時間醫(yī)學原理,減少和預防藥物不良反應
    十二、運用電子計算機對藥物不良相互作用進行系統(tǒng)控制管理
    十三、加強藥物不良反應的監(jiān)測報告
    十四、加強藥物不良反應信息的收集與研究
   第六章 藥源性綜合征及藥物不良反應名詞解釋
    一、反應停事件
    二、首次用藥暈厥
    三、二重感染
    四、藥物熱
    五、藥源件惡性高熱癥
    六、類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癥
    七、類固醇件糖尿病
    八、甾體激素潰瘍
    九、反跳現(xiàn)象
    十、激素停用綜合征
    十一、藥源性腎上腺皮質功能不全癥
    十二、激素性關節(jié)病
    十三、靶中心眼
    十四、金雞鈉中毒綜合征
    十五、砜綜合征
    十六、藥源性低血糖癥
    十七、平衡失調綜合征
    十八、乳堿綜合征
    十九、低鹽綜合征
    二十、肺鎖閉綜合征
    二十一、灰嬰綜合征
    二十二、胎兒乙內酰脲綜合征
    二十三、胎兒三甲口惡唑烷三酮綜合征
    二十四、己烯雌酚遲發(fā)作用
    二十五、金質沉著癥
    二十六、四環(huán)素牙
    二十七、鋰嬰兒
    二十八、濫用止痛藥綜合征
    二十九、抗凝性腸絞痛
    三十、奎寧黑矇
    二十一、結核菌素樣反應
    三十二、藥源性亞急性骨髓一視神經神經病
    三十三、利他林綜合征
    三十四、肼苯噠嗪類風濕性綜合征
    三十五、胎兒華法令綜合征
    三十六、藥源性帕金森綜合征
    三十七、藥源性遲發(fā)性運動障礙綜合征
    三十八、雷耶綜合征
    三十九、狼瘡樣綜合征
    四十、降壓灌注不良綜合征
    四十一、低顱壓綜合征
    四十二、脂肪負荷過量綜合征
    四十三、兔唇綜合征
    四十四、風濕性綜合征
    四十五、肌肉綜合征
    四十六、藥源性張力障礙綜合征
    四十七、惡性綜合征
    四十八、藥源性猝死
    四十九、過敏性三聯(lián)征
    五十、 晝盲
    五十一、開關現(xiàn)象
    五十二、保泰松腮腺炎樣反應
    五十三、赫氏反應
    五十四、藥物矛盾反應
    五十五、戒酒硫樣(雙硫醒樣)反應
    五十六、M樣不良反應
    五十七、類早孕反應
    五十八、藥源性低血鉀癥
    五十九、藥源性高血鉀癥
    六十、藥源性低血鎂癥
   第七章 藥物過敏反應及藥物過敏性休克的搶救與預防
    一、藥物過敏反應的概念及有關術語解釋
    二、可引起過敏反應的藥物
    三、藥物過敏反應的發(fā)病機理及影響過敏反應發(fā)生的因素
    四、藥物過敏反應的特點
    五、藥物過敏反應的臨床表現(xiàn)
    六、藥物過敏反應的診斷
    七、藥物過敏反應的治療
    八、藥物過敏反應的預防
    九、藥物過敏性休克的搶救
    十、青霉素過敏反應的防治
    十一、需做過敏試驗的藥物
    十二、常用藥物過敏試驗法
    十三、藥物過敏反應所致后果的責任判斷
    十四、藥物過敏反應所致后果的責任判斷案例
   第八章 藥源性皮膚病
    一、發(fā)病機理
    二、致病藥物及藥疹的臨床表現(xiàn)形態(tài)
    (一)濕疹樣皮炎
    (二) 蕁麻疹
    (三)猩紅熱形紅斑及麻疹形藥疹
    (四)剝脫性皮炎
    (五)固定性紅斑
    (六) 多形性紅斑
    (七)大皰性表皮壞死松解型藥疹
    (八)痤瘡樣皮疹
    (九)腫瘤樣反應
    (十)皮膚色素變化
    (十一)脫發(fā)
    (十二)多毛癥
    (十三)毛發(fā)變白
    (十四)指(趾)甲色素改變
    三、藥疹的診斷
    四、防治措施
   第九章 藥物所致的肺部疾病
    一、發(fā)病機理
    二、致病藥物及臨床表現(xiàn)類型
    (一)間質性肺炎
    (二)過敏性肺炎
    (三)類脂質性肺炎
    (四)阿司匹林哮喘
    (五) 自發(fā)性肺出血
    (六)藥源性紅斑狠瘡樣肺炎
    (七)利福平性肺曲菌病
    (八)肺水腫
    (九) 支氣管阻塞
    (十)呼吸抑制
    (十一)放射性肺炎
    三、防治措施
   第十章 藥源性心血管疾病
    一、藥物所致的心律失常和心電圖異常
    二、洋地黃中毒
    三、藥源性阿斯綜合征
    四、藥物過敏性心肌炎
    五、藥源件心絞痛
    六、藥源性高血壓
    七、藥源性低血壓
    八、心血管疾病患者用藥注意事項
   第十一章 藥源性胃腸疾病
    一、發(fā)病機理
    二、致病藥物及臨床表現(xiàn)類型
    (一)口腔炎
    (二)胃腸功能紊亂綜合征
    (三)吸收不良綜合征
    (四)胰腺炎
    (五)腸梗阻
    (六)胃腸炎癥、潰瘍、出血、穿孔
    (七)偽膜性腸炎
    三、藥源性胃腸疾病的診斷
    四、防治措施
    五、胃病患者用藥注意事項
   第十二章 藥源性肝病
    一、藥物在肝內的代謝過程
    二、藥源性肝病的發(fā)病機理及病理
    三、影響藥物肝毒性的因素
    四、可引起肝損害的藥物及損害類型
    五、中草藥的肝毒性
    六、藥源性肝病的臨床表現(xiàn)特點及類型
    (一)臨床表現(xiàn)特點
    (二)藥物中毒性肝炎
    (三)膽汁淤積型肝炎
    (四)混合型肝損害
    (五)慢性肝損害
    (六)膽紅質代謝異常
    (七)肝昏迷
    七、藥源性肝病的診斷與鑒別診斷
    八、藥源性肝病的治療
    九、肝病患者用藥注意事項
   第十二章 藥源性腎病
    一、致病機理
    二、對腎臟有損害的藥物
    三、藥源性腎病的臨床表現(xiàn)類型
    (一)止痛劑性腎病
    (二)血尿、結晶尿
    (三)鈣化性腎功能不全和結石
    (四)腎病綜合征
    (五)腎功能衰竭
    四、藥源性腎病的診斷
    五、防治措施
    六、腎功能不全患者用藥注意事項
   第十四章 藥物所致的血液病
    一、再生障礙性貧血
    二、巨幼細胞性貧血
    三、免疫性溶血性貧血
    四、藥物氧化性溶血性貧血
    五、線粒體損傷與鐵粒幼細胞性貧血
    六、粒細胞減少癥和粒細胞缺乏癥
    七、急性白血病和類白血病反應
    八、血小板減少癥
    九、血小板病
   第十五章 藥源性神經精神疾病
    一、藥源性精神障礙
    二、中毒性精神病
    三、苯丙胺型精神病
    四、腦膜—腦炎樣癥候群
    五、視神經損害
    六、脊髓病變綜合征
    七、外周神經損害
    八、神經肌肉綜合征
    九、癲癇樣抽搐及誘發(fā)癲癇發(fā)作
    十、小腦癥候群
    十一、錐體外系綜合征
    十二、神經性耳聾
    十三、青霉素腦病
   第十六章 藥物對妊娠、胎兒、嬰幼兒的損害及防治對策
    一、妊娠期母體藥物代謝的特點
    二、藥物由母體通過胎盤轉運到胎兒的方式
    三、藥物對胎兒的損害及影響藥物對胎兒損害的因素
    四、藥源性流產、早產與死胎
    五、藥物對胎兒的致畸作用
    六、妊娠期用藥注意事項
    七、哺乳期用藥注意事項
    八、嬰幼兒用藥注意事項
   第十七章 藥物依賴性及預防對策
    一、藥物依賴性的概念和可產生藥物依賴性的藥物
    二、藥物依賴性流行的社會病因
    三、藥物依賴性的社會危害
    四、人體對藥物依賴性的特征
    五、嗎啡類藥物依賴性的表現(xiàn)特點
    六、巴比妥類-酒精型藥物依賴性的臨床表現(xiàn)
    七、苯丙胺類藥物依賴性的表現(xiàn)特點
    八、苯二氮草類藥物依賴性的表現(xiàn)特點
    九、藥物依賴性的預測及評價方法
    十、藥物依賴性的預防及控制對策
   第十八章 藥物與腫瘤
    一、藥物致癌作用概述
    二、激素與癌癥
    三、抗癌藥物的致癌作用
    四、氨基化合物與甲狀腺腫瘤
    五、砷劑與皮膚癌
    六、液體石蠟與胃腸腫瘤
    七、皰疹凈 二甲基亞砜與龜頭癌
    八、腎移植后腫瘤
    九、止痛藥與腎臟腫瘤
    十、保泰松與白血病
    十一、抗菌藥與腫瘤
    十二、注射鐵劑與肉瘤
    十三、喹啉類藥物的致癌作用
    十四、藥物通過胎盤對胎兒的致癌作用
    十五、中草藥的致癌與促癌作用
    十六、藥物亞硝基化后的的致癌作用
    十七、醫(yī)用假體與腫瘤
   第十九章 藥物與性功能
    一、可引起陽痿及性欲減退的藥物
    二、可引起射精抑制延遲的藥物
    三、可引起精子生成減少的藥物
    四、可引起性欲亢進的藥物
   第二十章 輸液反應及防治對策
    一、常用輸液的性質和用途
    二、發(fā)熱反應
    三、過敏反應
    四、異物反應和細菌污染反應染
    五、酸中毒后綜合征
    六、急性心力衰竭和肺水腫
    七、水中毒綜合征
    八、、血栓性靜脈炎
    九、局部漏腫和組織壞死
    十、輸液反應的預防對策
   第二十一章 輸血反應及防治對策
    一、輸血反應的分類
    二、血型及庫血的理化性質
    三、溶血反應
    四、同種免疫反應
    五、細菌污染反應
    六、發(fā)熱反應
    七、過敏反應
    八、出血傾向
    九、枸櫞酸中毒
    十、高鉀血癥和高氨血癥
    十一、酸堿平衡失調
    十二、低體溫
    十三、心臟負荷過重
    十四、心功能紊亂
    十五、輸血相關的移植物抗宿主病
    十六、輸血后紫癜
    十七、空氣栓塞
    十八、異物輸入
    十九、血栓性靜脈炎
    二十、輸血含鐵血黃素沉著癥
    二十一、微聚物和肺微栓塞
    二十二、疾病傳播
    (一)輸血后肝炎
    (二)艾滋病
    (三)巨細胞病毒感染
    (四)EB病毒感染
    (五)人類T細胞白血病毒I(HTLV-I)感染
    (六)瘧疾
    (七)梅毒
    二十三、輸血反應的預防對策
   第二十二章 輸氧反應及防治對策
    一、輸氧治療的生理基礎和方法
    二、氧的局部刺激反應
    三、眼睛晶體后纖維增生癥
    四、死腔氣體被吸收引起的反應
    五、呼吸抑制
    六、呼吸停止
    七、肺功能不全
    八、氧中毒
    九、高壓氧治療反應
    十、輸液態(tài)氧反應
    十一、輸氧反應的預防對策
   第二十三章 預防接種的異常反應及防治措施
    一、預防接種異常反應的概念
    七、藥品衛(wèi)生標準
    八、毒性藥品管理品種
    九、《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1995年版有效期藥品品種及期限表
    十、老幼劑量折算表
    十一、毒劇藥極量表(成人)
    十二、皮試藥物濃度一覽表
    十三、常用抗生素重量和效價的關系
    十四、某些藥物的藥動學參數(shù)
    十五、藥物相互作用表
    十六、常用藥物配全禁忌表
    十七、處方常用外文縮寫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