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的變化這一論題,可能比大多數(shù)其他論題所涉及的領域都要廣泛。因為這個理由,所以有關這一論題的論文常常是互不相連,而且自相矛盾,這是因為很多學者,都像簡·奧斯汀(JaneAusten)那樣,只磨光他們自己那一平方英寸的象牙,而不是去處理整個論題。本書試圖把各種觀點扭合在一起,形成一個首尾一致的整體,從而向讀者提供有關人類語言變化現(xiàn)象的綜合觀點。本書要討論的是:我們關于語言變化的證據(jù)是從哪里來的?變化是怎么發(fā)生的?為什么會發(fā)生?以及整個語言是怎么樣、為什么會產生和消亡的?這些問題都在一個中心問題的框架中得到討論,那就是:語言的變化是進步的癥狀呢,還是退化的癥狀?近幾年來,對于語言變化的研究(常常冠之以“歷史語學”的名稱)的特征已經有了可觀的改變。按照傳統(tǒng),學者們關心的只是如何重逢盡可能早期的語言,并且在打開歷史長卷時描寫語音是如何變化的。正因為如此,所以他們相對來說很少注意最近發(fā)生的變化,也很少注意句法的變化,皮欽語(pidgin)和克里奧爾語(creole)、正在死亡的語言,或者在許多變化背后的社會語言學和心理語言學因素。在最近二十五年左右的時間里,這些被忽視的題材成了首先受注意的項目。本書試圖把新舊兩種研究重點都結合進書中成為一個整體。簡而言之,本書打算把老式的歷史語言學和更新的研究方法結合起來,目的是為了使讀者對這一領域目前的研究情況有一個總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