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政治中國政治中國標準行政公文

中國標準行政公文

中國標準行政公文

定 價:¥14.00

作 者: 李孝華編著
出版社: 復旦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中國(內地、臺、港、澳)高校通用教材
標 簽: 漢語理論與方法論

ISBN: 9787309019278 出版時間: 1997-12-01 包裝: 簡裝本
開本: 20cm 頁數: 309 字數:  

內容簡介

  片斷:(二)領導指導作用行政公文是傳達政令的工具。各級行政機關通過制發(fā)各種公文,傳達國家的方針政策,貫徹領導意圖,有針對性地解決實際工作問題,因而具有領導作用。有些領導機關下發(fā)的公文,或比較靈活地提出“供各地參照”、“可參考執(zhí)行”等,或對下級機關的業(yè)務、事務進行具體指導,則具有指導作用。后記:后記本書的梓行面世融入了領導、師長和朋友的心血,它是眾慧共發(fā)的產物。編寫一本標準行政公文讀本,是于成鯤老師促成的。于老師作為中國內地、港澳臺通用應用文叢書編委會主要負責人之一,不但在上海、香港成功地組織并主持了兩次高層次學術研討會,而且為獎掖后學,將編寫《中國標準行政公文》一書的任務交給了我。1996年,于老師在香港講學期間,多次給我來信,對本書框架作了總體設計。12月我到香港參加會議時,又耳提面命,對本書內容進行詳細詢問和具體指導,比如每章一節(jié)《說明》文字,就是于老師在香港替我敲定的。我由于教學任務、行政雜務和家務纏身,書稿寫作斷斷續(xù)續(xù),進展緩慢,每欲中輟,于老師總是熱情鼓勵,使我增添了信心,堅持下來。1997年4月中旬,書稿初成,于老師又親自出面邀請國內公文學方面有關專家,會同復旦大學出版社同志,在杭州新新飯店對本書進行仔細審稿??梢赃@樣說,沒有于老師自始至終的厚愛、鼓勵和指導,本書是不可能與讀者見面的。本書在撰寫和審稿期間,得到了著名化學家、杭州大學校長鄭小明教授,浙江省委辦公廳主任俞文華同志和副主任葉明同志,杭州大學中文系系主任肖瑞峰教授以及我的好友、溫州甌海區(qū)工商銀行連振泉同志的關心、支持和有力幫助,在此特致誠摯的謝忱。我還要衷心感謝為本書審稿的領導和專家,感謝為本書作序的李欣老和李昌遠同志,感謝復旦大學出版社的領導和責任編輯杜榮根先生。本書名為《中國標準行政公文》,這“標準”二字僅僅是相對而言,只是想說明本書是嚴格按國務院辦公廳發(fā)布的《國家行政機關公文處理辦法》的有關規(guī)定撰寫,取比較規(guī)范之意而已。限于時間的匆促和學識的淺疏,書中定會有錯訛之處,特別是少數例文尚欠“標準”,自己都不夠滿意,對此我感到不勝愧惶,只有祈請專家和同行師友的批評、指正。作者1997年7月于杭州大學中文系本書前言序言(一)努力提高我國行政公文質量李欣為適應中國內地與香港、澳門、臺灣往來和交流日益頻繁的形勢需要,進一步提高我國行政公文的撰寫質量與處理效率,由“中國內地、港、澳、臺通用應用文叢書”編委會委托李孝華先生編寫的《中國標準行政公文》一書,即將付梓出版。時值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祖國之際,舉國共賀,普天同慶,本書出版更加一層喜迎氣氛,為此,我感到由衷的欣慰并表示熱烈祝賀。香港、澳門和臺灣,都是我們偉大祖國的一部分。由于各自社會制度不同,又各自處在不同地區(qū),因而行政公文與祖國內地有很多不同之處;即使港、澳、臺之間,也有不小差異。本書的編寫出版,對相互交流情況、取長補短、逐漸貼近將起很好的作用。中國行政公文有它特定的功能、特點和行文條件。它們構成了撰發(fā)公文的規(guī)矩。人們行文、撰寫公文都必須遵循它的規(guī)矩,按規(guī)矩辦事。俗話說: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行文要遵守行文規(guī)矩,否則就會失去文效,乃至亂了套,導致行文全盤失敗。中國行政公文的功能,不外乎行令、明法、宣意、傳情、為證、紀實。說得清楚一點,就是傳載領導、管理集團的決策,載明法規(guī)條令,宣傳行文者的主張、意見,為決策和實施決策傳遞信息,為管理者辦事提供憑證,記錄公務活動的歷史等??梢?,它為領導者、管理者、社會活動者的統(tǒng)治、管理和交流活動——治國理政充當有力的工具。行文者都想使其公文體現上述功能的一項或幾項,都期望自己的行文達到預期目的。可是要收到預期效果必須具備一定的條件:一是行文單位必須被賦予相應的權力,而且行文內容必須限在其權力所及范圍之內,否則沒有人會理會他的行文意圖。受文者會說:“他管不著我們”,“我們的事與他無關”。二是行文單位必須嚴肅認真,對自己的行文內容負責,不是隨意說話,不是言而無信,否則也不會有人理會他的意圖。受文者會說:“他們說話不算數,不理他們”。三是行文必須符合行文規(guī)范,否則,受文者會說:“這哪里是文件”。四是行文內容必須意精事確、切實可行。否則,即使寫得天花亂墜,也難收行文之效,受文者會說:“脫離實際,滿紙荒唐”。這些都是行文收效的必須條件,也是它的規(guī)律。有些人以為行文萬能,以為發(fā)一紙公文就能解決存在的一切實際矛盾,動輒說:“發(fā)個文件,規(guī)定幾條”!豈不知,文件是發(fā)了,因為不具備上述條件,徒是一張廢紙而已。中國行政公文還有自己的特點。這就是:事主,即必須忠實于制發(fā)者的意圖,為他的利益服務;定向,即在制發(fā)時先定下是對誰而發(fā),多數是一對一,少部分是一對眾多家,例如通發(fā)文件,但也有范圍限定;直書,即秉筆直言,注重準確、明白、流暢,使讀者一看就懂,不可拐彎抹角,吊懸念,搞曲折,把讀者引向渺茫;有式,即有格式約束,如有上行文、下行文、平行文之分,有報告、請示、通知、指示等文種的區(qū)別,還有這個那個很多附加要求。這些不同于其他文章的特點,要求撰制者一一遵守,如有差錯,輕者鬧出笑話,重者可能鑄成工作失誤。中國行政公文的以上這些功能、條件和特點等等,是公文撰發(fā)者必須明了、遵守的規(guī)矩。歷史已經證明,要提高公文制發(fā)水平,進行優(yōu)質高效的行政管理,都應遵循這些規(guī)矩。中國現行行政公文的寫作與處理,除臺灣、香港、澳門地區(qū)或另有規(guī)定,或有實際運作外,在近年,是以1994年1月1日起施行的《國家行政機關公文處理辦法》作為規(guī)范和準繩。因為《公文處理辦法》是迄今為止我國行政公文歷史上最新、最完整、最全面的法規(guī)。它的實施,昭示著我國行政公文處理工作步入了法制化軌道,昭示著我國行政公文處理的規(guī)范化、制度化和科學化,并為辦公自動化提供了基礎。它實施以來,我國行政公文的撰制質量和處理效率有了明顯的提高,這是有目共睹的事實。但是,在肯定已有成績的同時,在行政公文具體撰制和處理中,我們還應看到存在著的不盡如人意的地方,如文理和體式不斷改善又不斷出現毛病,行文不夠規(guī)范,內容平庸無力,乃至套話、大話、空話連篇,文字錯訛,邏輯混亂,文種混用誤用等現象是常見的毛病。此外,就是公文仍嫌量多、篇長,多到成山、成災;長到令人望而生畏。這些通病,說明我們的公文狀況并不是各方面都好。公文內容的優(yōu)與劣,公文篇幅的長與短,公文數量的多與少,是我國歷史上公文改革也是現代公文改革的主題。一切公文工作者、秘書人員都應把握這個主題,把公文行文和撰寫工作做好,共同努力,把公文質量全面搞上去。李孝華先生撰寫《中國標準行政公文》,就是在這方面所做的一件很有意義的工作。無論對于內地、港澳臺廣大民眾了解、學習和使用行政公文,還是對于提高秘書人員和公務員的公文寫作水平,都不無裨益。縱觀《中國標準行政公文》,我認為至少有三點值得肯定:一是規(guī)范。全書嚴格按照《公文處理辦法》有關標準和規(guī)定撰寫。第一章行政公文概述,是對《公文處理辦法》中“總則”、“行文規(guī)則”部分的內容衍化;第二章至十三章,緊緊扣住13種文種的寫作要領,展開具體闡述;第十五章是對公文辦理的程序、內容和方法的系統(tǒng)說明,建構了一種與《公文處理辦法》趨同的較為嚴密的理論框架和實踐體系。避免了某些公文寫作教材追新求異,自行其是,另搞一套,帶著較強隨意性和“游擊”習氣的弊病。二是簡明和實用。由于作者已經考慮到本書主要是供內地城鄉(xiāng)和港澳臺民眾學習使用的,所以在揭示行政公文的個性特征和基本規(guī)律的同時,力求簡潔明了,通俗易懂。在對具體文種的概念、特點、分類、格式規(guī)范和寫作注意事項進行表述時,不僅深入淺出,要言不煩,而且配以規(guī)范的例文并加以評析,給讀者以切實指導,顯現出實用性、可操作性強的特色。三是有一定理論深度。本書雖為通用讀本,卻不乏獨到的理論探索。尤其是每一章內一節(jié)“說明”文字,對文種嬗變狀況進行梳理,對寫作的關節(jié)問題進行強調,從而加深讀者對每一文種的認識和理解,也給全書增添了新意和生氣,這些都是值得贊賞的。這里有一點需要說明:由于作者力求本書簡明、易讀、易行,也由于作者是沿著《公文處理辦法》的脈絡著述,本書不可能就中國行政公文作更全面、詳盡的論述。雖在第14章對部分常用行政公文作了簡介,但重點還在《公文處理辦法》規(guī)定的13種文種方面。對此,讀者可以融會貫通,推及方方面面加以理解??傊?,本書規(guī)范、簡明、實用又不失理論深度,說明李孝華先生花費了不少心血與努力,這是值得贊揚和尊敬的。我和李孝華先生曾在1495年新疆的一次學術研討會上見過一面,這次應中國內地、港澳臺叢書正副主編裴顯生、于成鯤教授和李孝華副教授之邀,赴杭州審稿,心情自然高興,特寫這篇短文,把本書推薦給讀者。我相信,本書將會受到內地、港澳臺廣大秘書工作者和公務員的歡迎,并對中國公文寫作學的建設作出積極的貢獻。一九九七年五月十五日于北京

作者簡介

暫缺《中國標準行政公文》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目 錄
   序言(一)
   序言(一)
   第一章 行政公文概述
    第一節(jié) 行政公文的概念、分類和作用
    第二節(jié) 行政公文的特點與寫作要求
    第三節(jié) 說明
   第二章 命令(令)
    第一節(jié) 命令(令)的適用范圍、特點和分類
    第二節(jié) 命令(令)的格式和寫法
    第三節(jié) 說明
   第三章 議案
    第一節(jié) 議案的適用范圍和特點
    第二節(jié) 議案的格式和寫法
    第三節(jié) 說明
   第四章 決定
    第一節(jié) 決定的適用范圍、特點和分類
    第二節(jié) 決定的格式和寫法
    第三節(jié) 說明
   第五章 指示
    第一節(jié) 指示的適用范圍、分類和特點
    第二節(jié) 指示的格式和寫法
    第三節(jié) 說明
   第六章 公告、通告
    第一節(jié) 公告的適用范圍和特點
    第二節(jié) 公告的格式和寫法
    第三節(jié) 通告的適用范圍、特點和分類
    第四節(jié) 通告的格式和寫法
    第五節(jié) 說明
   第七章 通知
    第一節(jié) 通知的適用范圍、分類和特點
    第二節(jié) 通知的格式和寫法
    第三節(jié) 說明
   第八章 通報
    第一節(jié) 通報的適用范圍、分類和特點
    第二節(jié) 通報的格式和寫法
    第三節(jié) 說明
   第九章 報告
    第一節(jié) 報告的適用范圍、分類和特點
    第二節(jié) 報告的格式和寫法
    第三節(jié) 說明
   第十章 請示
    第一節(jié) 請示的適用范圍、分類和特點
    第二節(jié) 請示的格式和寫法
    第三節(jié) 說明
   第十一章 批復
    第一節(jié) 批復的適用范圍、分類和特點
    第二節(jié) 批復的格式和寫法
    第三節(jié) 說明
   第十二章 函
    第一節(jié) 函的適用范圍、分類和特點
    第二節(jié) 函的格式和寫法
    第三節(jié) 說明
   第十三章 會議紀要
    第 節(jié) 會議紀要的適用范圍、分類和特點
    第二節(jié) 會議紀要的格式和寫法
    第三節(jié) 說明
   第十四章 非法定性行政通用公文簡介
    第一節(jié) 行政法規(guī)性公文
    第二節(jié) 行政事務性公文
   第十五章 行政公文的處理
    第一節(jié) 行政公文處理的任務和原則要求
    第二節(jié) 行政公文處理的程序
    第三節(jié) 行政公文的立卷歸檔
   附 錄
    一、國家行政機關公文處理辦法
    二、國家機關公文格式(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
    三 文獻保密等級代碼(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
    四 發(fā)文稿紙格式(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
    五 文書檔案案卷格式(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
    六、標點符號用法
    七 校對符號及其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專業(yè)標準)
    八《國務院公文主題詞表》的使用說明
    九、國務院公文主題詞表
   后 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