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
扉頁
譯者的話
目錄
序言
第一章 巖石磁性和磁性礦物
1.1 引言
1.2 磁性礦物
第二章 初始磁化率
2.1 引言
2.2 反磁性和順磁性
2.3 鐵磁性磁化率
2.4 超順磁性
2.5 Hopkinson效應
2.6 初始磁化率的測量
封面
扉頁
譯者的話
目錄
序言
第一章 巖石磁性和磁性礦物
1.1 引言
1.2 磁性礦物
第二章 初始磁化率
2.1 引言
2.2 反磁性和順磁性
2.3 鐵磁性磁化率
2.4 超順磁性
2.5 Hopkinson效應
2.6 初始磁化率的測量
2.7 巖石的初始磁化率
2.8 各向異性磁化率
第三章 強磁場測量法
3.1 前言
3.2 IRM和B_(cr)測量
3.3 J_i的測量,強磁場磁化率和磁滯曲線
第四章 高溫及低溫測量法
4.1 高溫測量法
4.2 低溫測量法
第五章 可控磁場和零磁場空間
5.1 線圈系統(tǒng)
5.2 磁屏蔽
第六章 各種技術
6.1 分離方法
6.2 膠體技術
6.3 壓磁效應和沖擊磁效應
6.4 粘滯剩余磁化強度(VRM)
6.5 無磁滯剩余磁化強度(ARM)
6.6 沉積剩余磁化強度(DRM)
第七章 古地磁學簡述
7.1 原生磁化強度
7.2 次生磁化強度
7.3 古地磁測量與解釋
7.4 古地磁學的其他方面
第八章 古地磁學的巖石標本采集
8.1 概述
8.2 采樣技術
8.3 定向方法
第九章 巖石天然剩余磁化強度(NRM)的測量
9.1 巖石樣品的磁化
9.2 靜磁式儀器
9.3 旋轉式磁力儀
9.4 超導磁力儀
9.5 其他磁力儀
9.6 小尺度磁力儀
9.7 野外NRM的測量
第十章 野外和實驗室的穩(wěn)定性檢驗
10.1 野外檢驗
10.2 實驗室穩(wěn)定性檢驗
第十一章 磁清洗技術
11.1 交變磁場清洗
11.2 熱退磁
11.3 其他清洗技術
第十二章 資料的處理與表示法
12.1 NRM方向的圖示
12.2 退磁資料及其解釋
12.3 統(tǒng)計學
第十三章 磁性礦物和NRM載體的鑒定
13.1 引言
13.2 熱學分析
13.3 化學方法
13.4 沉積磁化方法
13.5 磁性礦物的輔助性資料
13.6 磁性礦物的磁性狀態(tài)
第十四章 天然剩余磁化強度
14.1 引言
14.2 沉積物
14.3 火成巖
14.4 古強度技術
附錄1 SI與c.g.s.單位制之間的轉換因子
附錄2 橢球體的退磁因子
附錄3 銅導線資料
附錄4 膠質磁鐵礦的制備
附錄5 NRM方向的野外參考系改正
附錄6 線圈磁場的測量
附錄7 無定向磁力儀的偏心測量法——圓桂形樣品及上磁體的校正項
附錄8 電力源非對稱性的檢測(Hailwood and Molyneux,1974)
參考文獻
索引
封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