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社會科學語言文字現(xiàn)代漢語教程

現(xiàn)代漢語教程

現(xiàn)代漢語教程

定 價:¥23.00

作 者: 邢公畹主編;馬慶株等編著
出版社: 南開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漢語

ISBN: 9787310005352 出版時間: 1992-01-01 包裝: 平裝
開本: 20cm 頁數(shù): 509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現(xiàn)代漢語教程》除緒論外,分語音、詞匯、語法、文字四編,修辭知識分散到有關各編。各編內(nèi)容既穩(wěn)妥,又反映學科最新進展,不乏新意;既重視理論,又注意聯(lián)系實際,貫徹新時期語言文字工作方針政策,設專門章節(jié)講漢字的整理、漢語拼音方案和正詞法,講語言知識的運用。本書以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yè)的學生為主要對象,兼顧秘書、編輯、圖書館、大學師范中文及外語等專業(yè)的需要,可供有關各專業(yè)人員參考;與中學漢語知識特別是中學教學語法系統(tǒng)緊密銜接,可作為中學語文教師知識更新教材;與《現(xiàn)代漢語自學考試大綱》(見本書附錄,邢公畹為《大綱》審定人之一)相適應,可以用作自學考試教材。

作者簡介

  邢公畹(1914~2004)原名邢慶蘭,祖籍江蘇省高淳縣,生于安徽省安慶市,著名語言學家。1937年自安徽大學畢業(yè)后考上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語言組,因時局變動而未能入所,1940年方入歷史語言研究所從李方桂學習漢語方言、漢語上古音、侗臺系語言等。后到聯(lián)大中文系任教,從羅常培學習漢語音韻學、漢藏系語言調(diào)查等課程。曾調(diào)查布依語和傣雅語。后隨南開大學回到天津。1953-1956年赴蘇聯(lián)莫斯科東方學院、莫斯科大學任教。歸國后任南開大學中文系主任、漢語侗臺語研究室主任、中國語言學會副會長、中國音韻學研究會顧問、中國民族語言學會理事、《民族語文》特約編委等?,F(xiàn)為南開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他在語言文字領域的貢獻主要體現(xiàn)在他對漢藏系語言的比較研究(少數(shù)民族語言研究和漢臺語比較研究)、語言理論研究、漢語語法研究等領域。在漢藏系語言的比較研究方面,著有《遠羊寨仲歌記音》(南開大學文學院邊疆人文研究室人類學專刊乙集第1種,1942年昆明油?。瑸閲鴥?nèi)較早的布依語研究資料。另有《蓮山擺彝語文初探》(合作,北京大學出版部,1950年)、《語言論集》(商務印書館,1983年,其中有多篇論文利用對應同源體系的研究方法論證了漢語和侗臺語的密切關系)、《三江侗語》(南開大學出版社,1985年)、《江河上游傣雅語》(語文出版社,1989年)、《漢臺語比較手冊》(商務印書館,2000年)、《邢公畹語言學論文集》(商務印書館,2000年)等。商務印書館于2000年出版的這兩本書集中反映了他在漢藏系語言比較研究方面的學術成就。另有《漢語“子”“兒”和臺語助詞luk試釋》(《國文月刊》1948年第68期)、《論調(diào)類在漢臺語比較研究上的重要性》(《中國語文》1962年第1期)、《現(xiàn)代漢語和臺語里的助詞“了”和“著”》(《民族語文》1979年第2、3期)、《論漢藏系語言的比較語法學》(《南開大學學報》1979年第4期,文中指出口語中的“字”是漢藏系語言里的一個重要的音位學單位,絕大部分的“字”都能表示一定的實質(zhì)意義或語法意義)等比較研究的論文。在漢語語法研究及語言理論研究方面,著有《漢語研究中“三品說”之運用》(《國文月刊》1948年第64期)、《論語中的否定詞系》(《國文月刊》1948年第66期)、《〈論語〉中的對待指別詞》(《國文月刊》第75期)、《論漢語造句法上的主語和賓語》(《語文學習》1955年第9期)、《現(xiàn)代漢語的構形法和構詞法》(《南開大學學報》人文版1956年第2期)、《關于受動主語句的規(guī)律》(《天津日報》1956年12月22日)、《詞語搭配問題是不是語法問題》(《安徽師大學報》1978年第4期)、《語法和語法學》(《中國語文》1979年第2期)、《論轉(zhuǎn)換生成語法學》(《民族語文》1980年第3期)等。譯作有《句法結構》(合譯,喬姆斯基著,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79年)、《侗傣語概論》(李方桂著,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民族語言學術討論會秘書處編《漢藏語系語言學論文選譯》,1980年)、《論〈紅樓夢〉》([蘇聯(lián)]巴思德涅耶娃著,《人民文學》1956年6月號)等。另有《唐詩擬音百首》(合作,西南聯(lián)合大學中國文學系,1943年)一書。

圖書目錄

跟初學“現(xiàn)代漢語課的人說幾句話——代序
編寫說明
使用說明
緒論
第一節(jié) 信息、符號和語言
一 信息
二 符號
三 語言
第二節(jié) 民族語言、語言分類、方言和共同語
一 民族語言
二 語言的分類
三 方言和共同語
第三節(jié) 現(xiàn)代漢語
一 現(xiàn)代漢民族共同語——現(xiàn)代漢語
二 現(xiàn)代漢語規(guī)范化
三 推廣普通話是全民族的大事
第四節(jié) 本課程的教學目的和內(nèi)容安排
思考與練習
第一編 現(xiàn)代漢語語音學
第一章 語音和語音學
第一節(jié) 語音總論
一 什么是語音
二 怎樣研究語音
三 語音的單位
四 國際音標
第二節(jié) 語音的性質(zhì)
一 語音的物理特性
二 語音的生理基礎
三 語音的感知
第三節(jié) 語音的分類
一 元音和輔音
二 元音
三 輔音
思考與練習
第二章 現(xiàn)代漢語的音系分析
第一節(jié) 現(xiàn)代漢語的字音結構
一 兩種語音分析的方法
二 現(xiàn)代漢語字音結構的12種模式
三 現(xiàn)代漢語字音結構的主要特點
第二節(jié) 聲母和輔音音位
一 輔音音位的變體
二 現(xiàn)代漢語聲母體系的特點
第三節(jié) 韻母和元音音位
一 現(xiàn)代漢語的元音
二 現(xiàn)代漢語的基本韻母及其分類
三 四呼
四 韻母內(nèi)部的音位組合規(guī)律
第四節(jié) 字調(diào)(聲調(diào))
一 調(diào)值和調(diào)型
二 調(diào)類
第五節(jié) 聲韻調(diào)配合規(guī)律
一 聲母和韻母的配合
二 聲調(diào)和聲母、韻母的配合
三 共時語音系統(tǒng)是其歷時發(fā)展的片斷
第六節(jié) 語流音變和連瀆變調(diào)
一 兩類不同性質(zhì)的音變
二 語流音變舉例
三 連讀變調(diào)”
第七節(jié) 輕音
一 什么是輕音
二 兩類性質(zhì)不同的輕音
三 結構輕音的語音特點
四 結構輕音的出現(xiàn)規(guī)律
五 結構輕音的作用
第八節(jié) 兒化
一 什么是兒化
二 兒化規(guī)律
三 兒化的作用
四 兒化的性質(zhì)
思考與練習
第三章 漢語拼音方案
第一節(jié)《漢語拼音方案》的性質(zhì)和作用
一 為什么要制定《漢語拼音方案》
二 產(chǎn)生經(jīng)過
三 性質(zhì)和作用
第二節(jié) 采用拉丁字母是制定《方案》的根本前提
第三節(jié) 現(xiàn)代漢語的音位系統(tǒng)和拼音方案
一 漢語拼音方案
二 現(xiàn)代漢語音系和拼音方案的比較
三 制定拼音方案的音位學和文字學原理
四 實際語音、音位標音和字母名稱
第四節(jié) 制定《漢語拼音方案》的細節(jié)問題
一 關于字音拼法
二 解決拉丁字母不足的幾種方法
三 字母選擇的原則
四 輔音字母的安排
五 元音字母的安排
六 隔音
七 標調(diào)和兒化的表示法
八 字母的順序和名稱
思考與練習
第二編 現(xiàn)代漢語詞匯學
第一章 現(xiàn)代漢語詞匯的一般性質(zhì)
第二章 詞及其構造
第三章 固定語及其類別
第四章 主要的詞語關聯(lián)現(xiàn)象
第五章 詞匯的主要類集
第六章 現(xiàn)代漢語詞匯的民族特色
第七章 詞語的選擇與運用
第三編 現(xiàn)代漢語語法學
第一章 語法概述
第二章 詞類(上)
第三章 詞類(中)
第四章 詞類(下)
第五章 詞組和句法成分(上)
第六章 詞組和句法成分(中)
第七章 詞組和句法成分(下)
第八章 單句句型
第九章 復句
第十章 句類
第十一章 現(xiàn)代漢語的語法特點
第十二章 語法知識的運用
第四編 現(xiàn)代漢語文字學
第一章 現(xiàn)代漢字的由來和作用
第二章 漢字的結構原理
第三章 漢字的形體分析
第四章 漢字的整理、標準化和信息處理
第五章 標點符號
附錄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