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序
導言
第一章 鴉片戰(zhàn)爭
第一節(jié) 戰(zhàn)前國內外形勢與禁煙運動
一、戰(zhàn)前的中國與世界
二、中英貿易與鴉片走私
三、禁煙運動在全國展開
四、林則徐在廣東禁煙
第二節(jié) 鴉片戰(zhàn)爭與中國軍民奮起自衛(wèi)
一、英國策劃侵略戰(zhàn)爭與林則徐的戰(zhàn)備
二、戰(zhàn)爭的三個階段
三、東南沿海人民的抗英斗爭
四、中國戰(zhàn)敗的原因
第三節(jié) 中國開始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轉化
一、第一批不平等條約的訂立
二、葡葡牙侵占澳門
三、鴉片戰(zhàn)爭后中國社會的變化
四、戰(zhàn)后人民反侵略斗爭的繼續(xù)
五、向西方學習的新思潮
第二章 太平天國的興起和發(fā)展
第一節(jié) 太平天國運動的醞釀
一、鴉片戰(zhàn)爭后社會矛盾的激化
二、洪秀全、馮云山等人的早期沽動
第二節(jié) 太平天國前期的迅速發(fā)展
一、從金田起義到定都天京
二、清政府對抗太平天國的措施
三、太平軍的北伐、西征與天京破圍戰(zhàn)
四、響應太平天國的各地各族人民起義
第三節(jié) 太平天國前期的制度和政策
一、《天朝田畝制度》
二、政權建設和各項政策
第三章 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
第一節(jié) 英法發(fā)動的侵華戰(zhàn)爭
一、英法等國的“修約”陰謀
二、戰(zhàn)爭爆發(fā)與《天津條約》
三、戰(zhàn)爭再起與《北京條約》
第二節(jié) 沙俄侵占中國大片領土
一、中俄《瑗琿條約》與《天津條約》
二、中俄《北京條約》和《勘分西北界約記》
三、邊疆各族人民的抗俄斗爭
第三節(jié) 清政府與外國勢力開始勾結
一、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的設立
二、“借師助剿”問題
三、“辛酉政變”與中外反動勢力相結合
第四章 太平天國后期的斗爭
第一節(jié) 太平天國領導集團的內訌與分裂
一、領導集團的思想蛻化
二、太平天國內訌
第二節(jié) 太平天國后期政治經濟的變化
一、力挽危局的斗爭
二、《資政新篇》的頒布
三、后期的政治經濟情況
第三節(jié) 太平天國的失敗和各族人民的反清斗爭
一、第二次西征與安慶保衛(wèi)戰(zhàn)
二、抗擊中外反動軍隊的聯(lián)合進攻與天京陷落
三、太平天國失敗的原因及其歷史意義
四、太平軍余部和各族人民堅持斗爭
第五章 洋務運動與中國資本主義的產生
第一節(jié) 洋務運動
一、清政府面臨的新局面
二、洋務派與頑固派
三、軍事工業(yè)和新式海陸軍的建立
四、民用企業(yè)
第二節(jié) 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
一、民族資本主義產生的條件
二、民族資本主義工業(yè)的出現及其特點
三、中國的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
第六章 邊疆危機、中法戰(zhàn)爭和中日甲午戰(zhàn)爭
第一節(jié) 中國邊疆危機
一、美、日侵略臺灣與日本吞并琉球
二、英國入侵云南、西藏
三、俄、英對新疆的侵略與左宗棠收復新疆
第二節(jié) 中法戰(zhàn)爭
一、法國侵略越南
二、中法交涉與法國的挑釁
三、中法戰(zhàn)爭爆發(fā)和《天津簡明條約》的訂立
四、法國擴大戰(zhàn)爭與《中法新約》的訂立
第三節(jié) 中日甲午戰(zhàn)爭
一、日本侵朝侵華的陰謀活動
二、日本挑起戰(zhàn)爭侵占朝鮮
三、日軍進攻中國清軍戰(zhàn)敗
四、《馬關條約》的簽訂和三國干涉還遼
五、臺灣人民的反割臺斗爭
第七章 戊戌變法和義和團運動
第一節(jié) 帝國主義瓜分中國的狂潮
一、帝國主義對華的資本輸出
二、帝國主義強占租借地和劃分勢力范圍
第二節(jié) 戊戌變法
一、民族資本主義的初步發(fā)展
二、早期維新思想
三、維新運動的興起與發(fā)展
四、主要維新人物及其思想
五、維新派與守舊派的論戰(zhàn)
六、百日維新
七、變法的失敗及其歷史意義
第三節(jié) 義和團運動
一、反洋教斗爭
二、義和團運動的興起和發(fā)展
三、抗擊八國聯(lián)軍侵華的戰(zhàn)爭
四、沙俄侵占東北與東北軍民的抗俄斗爭
五、《辛丑條約》的簽訂與義和團運動的失敗
第八章 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高漲
第一節(jié) 社會危機的加深
一、帝國主義對華經濟侵略和日俄戰(zhàn)爭
二、清政府的“新政”和袁世凱勢力的崛起
第二節(jié) 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興起
一、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fā)展
二、孫中山與興中會
三、資產階級領導的愛國運動
四、民主革命思想的廣泛傳播
五、資產階級革命團體的相繼成立
第三節(jié) 同盟會的成立與革命黨人的活動
一、同盟會及其綱領
二、革命與改良的論爭
三、革命黨人發(fā)動的武裝起義
第四節(jié) 清政府預備立憲與革命時機的成熟
一、預備立憲與“皇族內閣”
二、立憲派的活動
三、辛亥革命前夕的群眾斗爭
第九章 辛亥革命的勝利和失敗
第一節(jié) 武昌起義和各省響應
一、武昌起義和湖北軍政府的成立
二、各省響應革命
三、帝國主義的干涉和袁世凱“東山再起
第二節(jié) 中華民國的建立與辛亥革命的失敗
一、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的建立
二、袁世凱竊取政權
三、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
第十章 北洋軍閥的黑暗統(tǒng)治與舊民主主義革命的終結
第一節(jié) 袁世凱的獨裁統(tǒng)治和反袁斗爭
一、袁世凱的假共和與同盟會的改組
二、二次革命
三、袁世凱復辟帝制
四、反袁斗爭的高漲與護國運動
第二節(jié) 軍閥割據與護法運動
一、軍閥割據與“府院之爭”
二、護法運動
三、俄英侵略中國邊疆
第三節(jié) 新時期的曙光
一、民族資本主義的進一步發(fā)展和無產階級的壯大
二、新文化運動的興起
三、馬列主義開始在中國傳播
第十一章 近代中國文化教育和科學技術
第一節(jié) 文化
一、文學
二、史學
三、藝術
第二節(jié) 教育與科學技術
一、教育
二、科學技術
大事年表
參考書目
修訂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