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紀60年代,中日兩國分別以洋務運動和明治維新為契機,幾乎同時邁開了近代化的艱難步伐。作者在本書中,通過社會結構、器物文明、制度文明和思想意識四大方面,比較了兩者的異同。近代化是一個漫長的、不以人們意識為轉移的客觀過程,它不可避免的要涉及到經濟、政治和思想文化諸方面的內容。戊戌變法的制度變革只是這個過程的一個必然的階段。戊戌變法雖然被扼殺了,但幾年后有重新出現(xiàn)了相同內容的“新政”,最后到辛亥革命,“變制”終于實現(xiàn)了。但是中國畢竟沒有像日本一樣實現(xiàn)近代化。日本的“明治維新”與中國的“洋務運動”是雙方近代化起步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恰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上,中國喪失了她的第一次機遇。其中的奧妙,也許只有回頭去找,才能看的清楚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