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紙是一種民間藝術,在我國已有悠久的歷史。本書向讀者介紹的趣味拼紙,則是在傳統(tǒng)剪紙的基礎上增加趣味拼接、粘貼的過程,是有機組畫的過程。它的特點是,不僅要發(fā)揮傳統(tǒng)剪紙藝術的優(yōu)勢,剪出生動優(yōu)美的形象,而且還要充分施展想象才能使每張紙的所有部分都能在整個構圖中發(fā)揮作用。因為在剪制和拼接過程中,會感到趣味無窮,所以,我們把本書稱之為《趣味拼紙》,并把它獻給少年兒童朋友們,希望能引起他們的興趣,受到他們的歡迎。我們致力于這種趣味拼紙制作的意圖有二:其一是培養(yǎng)少年兒童的形象思維能力,使他們能用規(guī)則或不規(guī)則的幾何形狀來概括所見自然界的各種形象,然后,通過切割正方形或圓形紙片再重新拼組成畫的方法,把它們簡潔生動地表達出來。其二是培養(yǎng)少年兒童從小養(yǎng)成愛惜材料,注意物盡其用而不隨意浪費的良好習慣。因為趣味拼紙自切割紙片至拼組成畫,自始至終貫串這樣一個原則,即切割后的每一塊紙片,最終都要用到畫面上去。由于趣味拼紙的剪與拼關系密切,銜接自然,而且這一切又都局限于一個尺寸有限的方形或圓形紙片內,因而不僅拼出的作品具有藝術性,而且拼貼的過程還頗具智力開發(fā)功能。書中的一幅幅圖例,如果不說明它們是怎樣拼成的,讀者恐怕很難想象那些栩栩如生的形象還原之后,竟會是一張張方形或圓形的紙吧。《趣味拼紙》向小讀者們展示的拼紙圖例共90幅,其中33幅為昆蟲、飛禽走獸、人像等,57幅為其他圖案。這些圖例既可供觀賞,也可供仿制。為便于小讀者制作,書中附錄部分有一定數(shù)量的切割圖供模仿剪用。具有一定造型能力的高年級學生,還可以通過學習與動手制作舉一反三,發(fā)揮想象力,自創(chuàng)新作品。果能如此,我們就更感欣慰了。需要說明的是,本書向小讀者展示的圖例并非幅幅都很完美,相反,有些構圖或許會有牽強附會之嫌。我們熱切希望廣大讀者,尤其是同行與前輩們不吝指正?!度の镀醇垺氛故镜膱D例,在構思、設計之初,曾得到原上??萍汲霭嫔缑佬g編輯室主任朱仰慈副編審的指導與幫助,獲益匪淺。值此出版之際,謹向朱先生表示衷心的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