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赫伊津哈,1872年12月7日生于荷蘭的格羅寧根。他是一位文化史學家,也是一位天才的語言學家。當他還在古典語言學校讀書時,便掌握了阿拉伯語。1891年他入格羅寧根大學,改學文學和梵文,并以一篇論述古印度對劇的論文畢業(yè)。1905年他在格羅寧根大學獲歷史教授的職稱,1915年,又在萊頓大學獲同樣職稱。在《我的歷史之路》這篇文章里,赫伊津哈概述了他的思想發(fā)展過程、他對紋章學和古錢學的青春般的熱情、他的東方研究的失望、以及那本使他聞名于世的《中世紀的衰落》一書的概念,等等。極權主義思想的出現激發(fā)了他在《明天即將來臨》一書中挺身捍衛(wèi)西方文學和藝術,而是《游戲的人》中他又堅持了對先驗價值的信念。1942年,赫伊津哈作為人質被德國占領軍扣押,隨后被禁閉在一個小村莊里。1945年,2月1日,在荷蘭解放前夕,他以不屈不撓的精神就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