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的中國通史以政治、經濟史為主干,而《中華文明史》則給予文化地理環(huán)境、教育、科技(包括農業(yè)技術、手工業(yè)技術、天文學、數(shù)學、地學、醫(yī)學等)、宗教、民族、語言文字、美術、建筑、音樂、舞蹈、戲曲、體育等以更多的重視,給人以耳目一新之感。中華文明是由組成中華民族的各個民族以及他們的先民共同創(chuàng)造的,漢族雖然在其中起了主導作用,其他民族也起了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作用;而且漢族也是在與其他民族交流、融合的過程中,不斷增添新的血液?!吨腥A文明史》較好地體現(xiàn)了中華各民族共同創(chuàng)造中華文明這樣一個重要的歷史特點。即以第六卷而言,敘述的是公元10世紀初到13世紀70年代360多年的文明史。在此期間,先是遼、北宋、西夏鼎立,后是金、南宋、西夏并存,周邊還有大理、回鶻、吐蕃等政權。長期以來,由于受到封建正統(tǒng)觀念以及華夷之辨的影響,也受到史料的限制,遼史、金史、西夏史等成為宋史的附庸。而在《中華文明史》中,如實地把遼、西夏、金作為與宋并立的政權,按各政權成立的先后分述遼、宋、金、西夏的文明,并努力發(fā)掘材料,給予他們超過全卷1/3的篇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