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文學藝術藝術音樂振飛曲譜(上下冊)

振飛曲譜(上下冊)

振飛曲譜(上下冊)

定 價:¥120.00

作 者: 上海昆劇團編
出版社: 上海音樂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曲/譜

ISBN: 9787806672204 出版時間: 2002-08-01 包裝: 膠版紙
開本: 29cm 頁數(shù): 776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從一九五三年,我輯印《粟廬曲譜》至今,已歷二十八個年頭了。這段時間,既不算太長,可說短也不短,因為一彈指間,我其已到了八十歲的晚年。就在我的塵劫余生中,得到幾位從事昆曲工作的好友和同學的協(xié)助,現(xiàn)在又輯成了這部《振飛曲譜》,當然感到高興。清稿已畢,即將付印,愿意借此機會,吐露幾句久久盤旋于胸臆之間的心情。我和昆曲,建立了七十五年的關系,幾乎與自己生命之樹的年輪,同樣久遠。我一輩子唱曲、演戲,也聽曲、看戲,毋庸說,我對它的感情是極為深厚、濃郁的,與此同時,隨著體會的逐步深化,就更親切地了解到昆曲的利病和演唱者的甘苦。就這個劇種的發(fā)展史來考察一下,它的劇本文學如古典名著《單刀會》、《牡丹亭》、《長生殿》《桃花扇》等,在世界著作之林中,早已取得很高的聲譽;它的舞臺藝術也形成了優(yōu)秀的傳統(tǒng),而給予其他劇種以有益的影響。但是,正像世間一切事物一樣,“福兮禍所倚、禍兮福所伏”,成敗、興衰的基因往往是同時并存的。昆曲由發(fā)生、發(fā)展到旺盛,曾經(jīng)出了許多作家和作品,包括劇本、曲子和表演方面。其中水平不一,成就各殊,是正常的現(xiàn)象。然而,即使以上乘者而言,也不能稱為絕對的完美無缺,何況得失、利弊,總是一種“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關系,不過相互消長,時隱時顯而已。當我國戲曲,由宋雜劇、南戲到金院本、元雜劇,逐漸推進、衍變,直到明、清傳奇,昆曲劇本文學的體裁和形式就宣告完成;而就在此時,它的弊病也立即暴露出來了。一是語言文雅,脫離生活,怎么能要求觀眾攜帶了辭書、韻府之類來劇場看戲呢?二是篇幅冗長,不適用于舞臺實際,一部戲二、三十出,四、五十出,甚至長達二百四十出,又如何能在民間廣為流傳呢?(這里暫置其內(nèi)容于不論,僅言其形式上的問題。)正由于整本傳奇難以演出,因而歷代藝人努力于表演的提高,在一部傳奇之中,抽出幾個折子戲,進行了精雕細刻的琢磨和實踐,大大地發(fā)展和豐富了表演程式??墒牵圩討蛲七M了,整本戲卻湮沒了。到現(xiàn)在,數(shù)以百千計的傳奇,就沒有一個可以整本演出的。結果是昆曲只剩幾百個無頭無尾的折子,使人無法了解其完整的情節(jié),因而它日益脫離群眾。今天的昆曲工作者從事劇本的整理改編,姑且不論內(nèi)容上的推陳出新,單是形式上的刪汰繁冗、完整結構,任務已十分艱巨。在表演方面,對程式的過分偏重,又導致了某些煩瑣、空洞的毛病,成為昆曲藝術繼續(xù)前進的障礙。至于昆曲聲腔的得失,也存在類似的情況。試按歷史文獻,由大曲、轉踏而鼓子詞、唱賺、諸宮調(diào),而宋詞、北曲,而海鹽、余姚、昆山、弋陽四大聲腔,音樂結構體制漸趨完善,曲牌、聯(lián)套的形成,宮調(diào)理論的建立,以及唱曲技法和戲曲音韻的系統(tǒng)化等等,不能不說是我國戲曲音樂的長足進步,為昆山腔水磨調(diào)的出現(xiàn)準備了深厚的前提條件。雖然明確為魏良輔親自訂定的曲譜,并未流傳下來,后世所唱的昆曲《浣紗記》譜子是否魏氏原訂,也沒有充分可靠的根據(jù)可以斷定,但把現(xiàn)存較早的曲譜如《九宮大成南北詞宮譜》、《吟香堂曲譜》、《納書楹曲譜》等等,聯(lián)系傳稱徐麟(靈昭)幫助洪昇所訂的《長生殿》全譜和葉堂(懷庭)所訂《牡丹亭》全譜來作研究,昆曲音樂也是由簡到繁、由粗到精的,這個發(fā)展過程,灼然可見,應當承認是戲曲音樂史上足以肯定的成就。可是,某些形式主義的弊病,例如不顧詞意、語氣的依字行腔,節(jié)奏過于拖沓等等,越到后來越明顯,實在是無可諱言的。在歌唱藝術上,也有利鈍互見的情況。我國戲曲是由清唱形式開端的,所以歷代都有人專門研求唱曲藝術,這些人稱為“唱家”。到明代后期,蘇州虎丘山每年中秋的盛大會唱,歷久不衰,是后來江浙各地曲會、曲社的濫觴。我自幼隨侍父親參加過許多業(yè)余唱曲組織,在蘇州、杭州、上海、北京、南京等地見過許多曲家,聽過許多曲子。這種唱曲名為“冷板曲”:又稱“清曲”、“清工”,有別于登臺表演的“劇曲”、“戲工”。在這一界中,我父親可稱是位典型性的人物。曲家們講究吐字、發(fā)音、運氣、行腔種種理論和技巧,不能否認,其中不少人很有造詣,對唱曲藝術起過推動作用。然而,清曲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缺陷,它不如“戲工”的緊密結合演出,與舞臺形象產(chǎn)生距離,這是不符合唱曲藝術的正確而嚴格的要求的?;谝陨蠈デ囆g幾個方面的粗略回顧,我深深感到了繼承革新的必要性。要認識如何繼承,如何革新,則必須就構成劇種的三個主要成份:戲、歌、舞,進行實事求是的分析,什么是傳統(tǒng)中的優(yōu)點,加以繼承和發(fā)揚,什么是傳統(tǒng)中的缺點,予以揚棄和改革。不以前者作為繼承的基礎,是對歷史的虛無主義態(tài)度;不以后者為革新的對象,是對藝術的抱殘守闕思想。不言而喻,這兩者都是要不得的。當然,問題涉及的范圍很廣泛,很復雜,非三言兩語所能盡述;但只要認真探索,慎重對待,肯定能找到正確而有效的途徑。同時,“愿作春泥護落花”,必須把泥土和瓦礫仔細區(qū)別開來,才能保持并增添對“落花”的營養(yǎng),使它重吐芳馨,再呈妍麗,展現(xiàn)姹紫嫣紅的美景。想把一個古老劇種救活,并且得到發(fā)展更新,不是少數(shù)人所能辦到的,應當要求更多的有志之士,在正確方針引導下,分工協(xié)作,共同努力,來擔起這個歷史使命,抓緊時間,促其實現(xiàn)。我雖屆暮齡,還不甘廢棄,總打算竭盡棉薄,跟隨大家參加一些工作。這部曲譜以早年接受父親的傳授為基礎,參酌自己長期演出實踐,作了部分改革。這只是就唱曲方面貢獻一得之愚,求正于賞音者;至于有關昆曲表演問題的見解,則將另文闡述,與本譜一起作為我晚期的工作匯報。承葉圣陶先生為本譜署耑、題詞,俞平伯先生賜序,極為銘感,謹此志謝。助我編輯本譜的是上海昆劇團的陸兼之、辛清華、顧兆琪、岳美緹、蔡正仁、顧炳泉、林若君七位先生,相濡相煦,冷暖同知,這是近年來非常欣幸之事。是為序。俞振飛一九八一年五月

作者簡介

暫缺《振飛曲譜(上下冊)》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上冊
 原序一
 原序二
 習曲要解
 念白要領
 鑼鼓字譜說明
 曲譜
  單刀會·刀會
  東窗事犯·掃秦
  西游記·認子
  荊釵記·見娘
  荊釵記·男祭
  琵琶記·辭朝
  琵琶記·書館
  牧羊記·望鄉(xiāng)
  牡丹亭·游園、驚夢
  牡丹亭·尋夢
  牡丹亭·拾畫、叫畫
  紫釵記·折柳、陽關
  邯鄲夢·掃花、三醉
  南柯記·瑤臺
  玉簪記·琴挑
  玉簪記·問病
  玉簪記·秋江
  獅吼記·梳妝、跪池
  驚鴻記·太白醉寫
  占花魁·湖樓
  千忠戮·慘睹
  漁家樂·藏舟
  長生殿·酒樓
  長生殿·絮閣
  長生殿·驚變
  長生殿·埋玉
  長生殿·聞鈴
  長生殿·哭像
  長生殿·彈詞
  孽海記·思凡
  雷峰塔·斷橋
  風凰山·百花贈劍
  奇雙會·哭監(jiān)、寫狀、三拉團圓
 后記
 修訂說明
下冊
 前言
 曲譜
  竇娥冤·斬娥
  風云會·訪普
  四聲猿·罵曹
  荊釵記·開眼
  荊釵記·上路
  琵琶記·賣發(fā)
  琵琶記·賞荷
  琵琶記·描容
  琵琶記·盤夫
  尋親記·茶訪
  連環(huán)記·小宴
  連環(huán)記·大宴
  連環(huán)記·梳妝
  連環(huán)記·擲戟
  繡襦記·打子
  繡襦記·蓮花
  繡襦記·剔目
  南西廂記·佳期
  焚香記·陽告
  牡丹亭·硬拷
  金雀記·喬醋
  紅梨記·亭會
  紅梨記·醉皂
  療妒羹·題曲
  還金鐲·訴魁
  西樓記·樓會
  西樓記·拆書
  西樓記·玩箋
  西樓記·贈馬
  占花魁·受吐
  白羅衫·井遇
  白羅衫·游園
  白羅衫·看狀
  艷云亭·癡訴
  艷云亭·點香
  風箏誤·后親
  長生殿·定情
  鐵冠圖·撞鐘
  鐵冠圖·分宮
  鐵冠圖·刺虎
  墻頭馬上(全?。?br /> 附:新編唱段
  蔡文姬[小桃紅]
  釵頭鳳[滾繡球][叨叨令]
  釵頭風[紅繡鞋]
  牡丹亭·如杭[小措大]
  司馬相如[江兒水]
  長生殿·密誓[小桃紅][下山虎][五般宜]
  班昭[山坡羊]
  貴人魔影[油葫蘆]
  牡丹亭·標目[蝶戀花]
  琵琶行·相逢[集賢賓]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