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總論:古代白話小說的發(fā)展系統(tǒng)
一 文言與白話兩種不同類型的小說
說和聽的審美關系決定了兩者區(qū)別
即興或半即興的臨場表演
訴諸聽覺的第三人稱或全知全能的敘事觀點
為特定地區(qū)話語對象所理解和把握的話語
打通說與聽線路的套語——含有說書人裝飾成分的小說人物的言語——說和聽審美關系影響人物性格塑
說書體的敘事結構——賣藝為生的說書人
二 白話小說與文言小說是兩個發(fā)展系統(tǒng)
從說和聽的角度尋找白話小說源頭與發(fā)展軌跡
唐話本俗講文已提供敘事語式的雛形
宋元講史與話本奠定了白話小說的敘事模式
明清白話小說是閱讀的說書體小說
《金瓶梅》與明天啟以降小說家與批評家向傳統(tǒng)敘事模式的挑戰(zhàn)
三 說話四家非是小說四家
屬小說類的只有講史與小說兩家
兩種不同的創(chuàng)傷腦筋意旨與體制
講史與小說衍生出明清白話小說的橫向系統(tǒng)
四 白話小說的橫向發(fā)展系統(tǒng)
……
五 民間說書與白話小說交叉互動的反思
第二章 敦煌話本的敘事形態(tài)
第三章 中國人的歷史意識與歷史演義小說
第四章 宋元講史奠定了歷史演義小說的敘事模式
第五章 從《三國志》、《三國志平話》到《三國志通俗演義》的情節(jié)提煉
第六章 《水滸全傳》與七十一回本《水滸傳》的敘事形態(tài)
第七章 宋元公案諸形態(tài)
第八章 明代短篇白話公案小說集
第九章 《百家公案》與《龍圖公案》的形態(tài)
第十章 小說攙和了戲劇因素的《儒林外史》
第十一章 《紅樓夢》的敘事模式
第十二章 游俠的歷史變遷
第十三章 古代性愛小說的性心理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