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黨史文獻學的體系應該是怎樣的?這個問題曾思考、研究了很長時間。在開始寫作這本書以后,仍在思考、研究,并時時調整寫作提綱?,F(xiàn)在奉獻給學術界的體系,只是個人的一些探索性的理解?;旧鲜前腰h史文獻學分成:理論問題、文獻搜集、文獻整理、文獻編纂四大部分。理論問題包括中共黨史文獻的理論問題和中共黨史文獻學的理論問題。文獻整理的內容最多,文獻的???、文獻的考證都是文獻整理的內容。因為??薄⒖甲C要談的內容多,所以都獨立成章了。文獻的編纂,是否應包括資料匯編型和著述型兩部分,經過反復斟酌,認為應包括這兩部分,而不能只論某一部分。關于文獻的出版,是否應納入黨史文獻學,思研再三,認為可不納入。一方面因為“出版”的內容很多,可另寫專書。另一方面因為個人認為黨史文獻工作最重要的是搜集、整理、編纂三個環(huán)節(jié)。所以最終把“中共黨史文獻的出版”刪去了。只是在“編纂”的最后提了一下“出版”?!包h史文獻工作者的素養(yǎng)”,應納入黨史文獻學。但如果設章論述,當涉及到很多方面,特別是理論方面的修養(yǎng)應重點論述。而談文獻搜集、整理、編纂時,都已經強調了理論思維的重要,所以不想再重復。鑒于一些知識性的東西應該談一談,于是就設了“黨史文獻工作的相關知識”一章。這一章實際上是談了黨史文獻工作者素養(yǎng)的一個部分。以上的一些思路,正確、妥當與否,敬請學術界各行專家、學者批評指正。寫作本書,只是想為“中共黨史文獻學”這個新興學科,添一磚、加一瓦,為這個新興學科的大廈早日建成,出一把力。